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本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主动解决群众需求,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生工程。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党工委探索实践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工作模式,促使加装电梯的过程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过程,及时有效地回应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民主协商,架起共商共议“连心桥”
说起加装电梯,虽然大部分居民有意向,但是真正到签字同意、正式启动的时候,对于电梯噪音、日照采光、电梯品牌、安装技术、出资费用等问题,居民们还是有所顾虑的。一开始,不少居民持观望态度,由于各楼层居民年龄、经济等条件各有不同,对加装电梯意见和意向无法统一,费用分摊等利益诉求也不同,一度出现“上下为难”的情况。对此,街道党工委成立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和职责,及时解答居民对加装政策、施工方案的困惑、电梯品牌和施工方选择、经费分摊等问题,块区负责人、机关联络员分块包干,定期参加居民区加梯联席会议,集中协调推进解决加梯中遇到的问题,破解关于加装电梯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尽管加梯是楼栋居民自己的“家事”,街道房办主动服务,做好幕后“守门员”,全程参与楼栋加装意见征询,对于年长、身体状况欠佳的业主需要反复核对本人或者其家属沟通意愿情况,避免项目启动后矛盾产生,让所有参与协商的人员都能充分听取意见、表达观点,最终达成共识。
党建引领,老房居民共圆“电梯梦”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加梯夙愿今朝终于圆梦啦!”中秋佳节过后的第一天,凌云社区教师公寓小区的居民们满怀喜悦之情,共同参加了加装电梯开工仪式。教师公寓小区是1999年交付使用的老公房,共有4个楼栋,48户住户,小区内老年人居多,面对爬楼梯如登天的难题,加装电梯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华理苑居民区党总支聚焦这一民生难题,带领“三驾马车”共同推动加梯工作,为小区加装电梯按下“加速键”。但由于教师公寓小区地理位置特殊,加上小区内通道狭窄,在第一轮入户征询调查中,持反对意见的居民偏多,“加速键”瞬间变成了“暂停键”。这时,华理苑居民区党总支二级支部委员、教师公寓小区业委会主任江阿姨站了出来,主动承担起项目牵头、协调居民工作的任务,遇到一些见面就吵架的居民,她便单独上门耐心作沟通交流,其中有一户居民上门沟通前后不下10次。在后续的协调工作中,江老师与街道房办工作人员逐栋楼对每户居民进行协调,为照顾白天上班的居民,将协调会的时间调整到了晚间,力求达到全部居民都同意。在挑选电梯公司时,她也参与协调几家电梯公司分时段到教师公寓小区进行宣传介绍,让居民们根据自身的需求最终选定一家。经过共同努力,小区4个楼栋同时开工,教师公寓也成为了街道加装电梯首个全覆盖小区。
立足需求,绘就社区治理“同心圆”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党组织是牵动力,小区居民才是主力军,特别是加梯完毕后的后期运维管理,更要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主观能动性,梅陇七村16号楼已率先开启了“后加梯时代”运维管理的探索。“我们楼是小区内首台投入使用的加装电梯,大家都没有经验,小区原有的金辉物业在其他项目上有电梯运维管理方面的经验优势,把我们加装的电梯一并交给物业管理,很省心,也放心。”经过商议,居民们一致同意这个方案,由街道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及居民代表共同商讨电梯建成后的运维管理事宜,并促成小区业委会与物业签订为期两年的委托电梯管理协议,由小区物业提供电梯常规安检、日常保洁和应急报警等服务。目前,梅陇七村新一轮开工的3台电梯正在施工中,后期也会参考这一模式和物业协商由其统一接管。通过这一探索,楼栋居民在加装电梯过程中,共破难题、自拟公约、自筹资金,通过加装电梯,探索并形成了楼栋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自治模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自转的社区自治局面,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社区治理能级也得到显著提升。
自加装电梯工作开展以来,凌云街道大力推动此项工作,电梯加装已“遍地开花”。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机制,进一步提升加梯工作效率,通过党建引领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不断探索小区协商微治理,彰显加梯工作的凌云速度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