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3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张家港擘画儿童友好城市蓝图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习近平曾多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对新时代少年儿童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供根本遵循,指明前进方向。

含苞的花朵,有了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养,绚烂绽放;美好的童年,伴随祖国的期待和党的关怀,多姿多彩。

张家港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了以发展实现关爱保障制度化、以专业保障服务精准化、从需求实现递送关爱社会化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的儿童生存和发展空间,全力擘画儿童友好城市的发展蓝图。

江苏省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县市前三名,是文明城市的策源地,获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全市共有常住人口126.4万人,户籍未成年人12.92 万人,新市民未成年人11.48万人。张家港市是民政部第二批“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城市”和“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张家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融合发展”总体思路,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的儿童生存和发展空间,为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持发展视角,实现关爱保障制度化

完善保护儿童的服务机制。一是发现层

面,率先建立“市、镇、村”三级儿童保护工作机制,成立儿童福利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联席会议制度,以儿童保护案件的发现报告与紧急处置为抓手,推动整套机制的建立健全。二是报告层面,在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设两条儿童保护热线,对接苏州市“12349”儿童保护热线,形成“统一接听、属地管理、专业介入”的个案接收、流转制度。三是干预层面,市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对报告个案进行评估与服务派单,市儿童福利院负责提供临时照料和替代性养育服务。支持成立儿童枢纽型专业服务机构——张家港市困境儿童关爱中心,负责困境儿童个案跟踪管理。成功构建“监测预防—发现报告—介入回应”的闭环式保护模式,儿童受伤害事件一旦发生,确保有人发现、有人报告、有人回应、有机构安置、有社工跟进。全市累计接收报告案例48例,庇护儿童30名,监护权转移儿童2名,救助保护未成年人58人次。

制订儿童优先的工作方案。出台《张家港市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建立和完善分类别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分层次的社会保护机制,以及专业化、可持续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工作目标,明确政府对家庭养育儿童过程的监督权责,逐步健全儿童福利制度。对困境儿童实施“生活救助、医疗康复、就业帮扶、住房保障、就业扶持、安全保护”六位一体的关爱保障制度。在发钱发物传统保障的基础上,把关注困境儿童身心发展、完善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加强儿童福利的资金保障。加大政府投入,发动社会力量,募集关爱资金,为儿童福利服务提供强劲有力的保障。自2015年起,市级层面每年安排200万元,逐年增加经费,用于购买困境儿童个案分级服务、补助儿童“关爱之家”运行等,累计投入1006.98万元,镇(区)层面同步加大儿童领域资金投入。落实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补贴发放工作,全年为460余名困境儿童发放补贴超500万元(机构孤儿2640元/月,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280元/月,重病、重残儿童1140元/月)。连续8年开展少儿大病医疗救助项目,为387名大病儿童发放医疗救助金789万元。连续16年开展“共享阳光”慈善助学活动,累计为贫困学生33698人次发放助学金8510万元。通过“爱满港城”“爱乐马拉松”等慈善募捐活动,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募集社会资金,设立了慈善项目库,其中儿童青少年项目占比32%。通过“公益创投”“民生微实事”等项目,针对困境儿童及家庭开展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等服务项目,累计投入473万元,资助儿童服务类项目118个。

以专业驱动,实现供给服务精准化

强化服务人员的专业提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训练营”“儿童福利工作研修班”“儿童安全服务规范培训班”等高密度的能力建设培训项目,不断提升基层儿童福利工作者的能力。目前,全市共有儿童督导员28 名、儿童主任250名,其中社工持证率为38%,岗位培训参与率、业务考核合格率均达100%。鼓励村(社区)儿童主任中的持证社工3人组成1个工作室,在各镇(区)备案后承接个案服务,累计有37个工作室和15家社工机构、178名社工参与个案服务,其中有3个工作室注册成为儿童社工服务机构。建立个案服务督导机制,选拔培养儿童个案服务督导10名,通过“平台督导+专业督导”双督导模式,推动儿童福利服务向专业化、精准化、规范化发展。

开展利于成长的服务项目。长期开展“社会妈妈”爱心助学和“微心愿”项目,通过结对助学的方式给予贫困学生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推广“学习做家长”课程,41名积极教育体验式培训师开展家长课堂81场,培训家长813人次;通过“儿童安全友好校园”项目,建立积极教育家长网络平台,设计儿童友好宣传材料,累计开展1226人次参加的91次小组活动。2020 年,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开展电话、面询辅导556人次;组建“小雅姐姐”巾帼志愿服务队,44名志愿者获得了“女童保护”讲师资格,共授课139节,惠及6000余人。

实施困境儿童的个案服务。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发“E-益童家园”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系统,为困境儿童提供全面的保障、精准的帮扶、系统的关爱,创建一个没有围墙的儿童成长家园。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对困境儿童“自身状况、家庭经济、监护能力、成长环境、资源情况”等五个维度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制订A(危机介入的个案)、B(高风险的个案)、C(中等风险的个案)、D (低风险的个案)、E(监测个案)等五个等级的服务菜单。由“1+1+1”(1名儿童社工+1名儿童主任+1个支持平台)提供专业服务,累计开案640例、提供专业服务5851人次。通过社工与儿童及家庭“零距离的接触”,儿童的困境能及时“被看见”;通过社工的跟踪服务,重建恢复儿童和家庭支持体系,儿童的困境能及时“被干预”。

从需求出发,实现递送关爱社会化

建设丰富多样的服务阵地。积极申报江苏省、苏州市儿童友好型试点项目,“向阳花开——南丰镇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项目”获江苏省妇联公益社工服务项目资金扶持,市民政局“益童家园”、杨舍镇城东社区被列为苏州市儿童友好型试点项目。在全市中小学设立“四点半课堂”,为有需要的儿童及家庭提供放学后的托管服务。村(社区)“儿童之家”实现全覆盖,为儿童提供“家门口”的活动场所。自2015年起,通过“以奖代补”鼓励各镇(区)建设镇(区)级儿童“关爱之家”,引入培训机构、托幼机构、学校志愿服务团队,以对“普通儿童有偿、社区儿童低偿、困境儿童无偿”的方式,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等服务,解决儿童发展存在的各类问题,累计补助54家、发放补助金356.5万元。率先发布实施《张家港市儿童“关爱之家”建设运营规范》,推进儿童“关爱之家”标准化建设。

营造合力保护的良好氛围。针对政府职能部门、医务人员、教师、儿童主任、儿童社工、热线员、公检法工作人员等对象,开展专项培训,吸引2000余人次参加。在村(社区)、学校发放儿童保护宣传单、张贴宣传海报、宣传折页10万余份,包含儿童自我保护知识、父母儿童保护小贴士、《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儿童保护热线号码等内容。在公交传媒投放宣传视频,呼吁全社会“不漠视、不旁观针对儿童的暴力和忽视”。开展“童画的湖”项目,用儿童画装扮城市的窨井盖,提供儿童参与表达的机会。录制“听见儿童的声音”“爱身边的小孩”等音、视频宣传资料,倡导社会关注儿童的世界。连续4年开展3000余名儿童参加的亲子嘉年华活动,倡导全社会和家庭关注儿童成长,激发人人参与儿童保护的新风尚。

引导关爱资源的精准递送。坚持“以儿童需求为中心”原则,由“供方视角”转为“需方视角”,引导社会爱心资源更加合理、有序地递送给儿童和家庭。通过社工发掘儿童共性和个性的需求,成功研发“Bookbox 书的盒子”“励鹰计划”“一平方米未来”等20个公益产品,激发社会参与热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关爱和成长支持。累计募集善款50余万元,以及书籍、玩具、学习用品、衣服等1万余件。

儿童是未来城市的创建者,儿童现在的样子是城市未来的模样。张家港市高度重视儿童工作,把握“大数据、网格化”的时代特点,建立兼顾“保护性和发展性”的保障体系、“长效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和“多样化和社会化”的支持体系,全力擘画儿童友好城市的发展蓝图。(徐志斌)

上一篇: 党建引领  四轮驱动  再造幸福小区——深圳市蛇口街道海滨社区蓝漪花园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下一篇: “零垃圾”理念的阿根廷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