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发展网据嘉兴市民政局消息,今年以来,嘉兴市按照省救助“一件事”联办试点要求,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牵引之力,以“幸福嘉”应用场景为依托,重塑社会救助工作的流程和机制,围绕解决好“四个帮”问题,着力打造“精准救助”标杆区。
一是解决“谁该帮”问题。通过在村(社区)设立“助联体”、“浙里办”APP主动申请、“幸福嘉”应用场景的智能预警发现、救助社工入户主动发现等途径,及时发现困难对象及其在助困、助医、助学、助房、助产、助业、助心等“七助”需求信息,做到对困难对象第一时间发现、对困难需求第一时间采集,同时,依托社会救助“一键核对”“一证通办”核对审批流程,实现精准识别,第一时间纳入救助。让社会救助由“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
二是解决“帮什么”问题。持续完善“1+8+X”社会大救助体系,在健全兜底型、支出型、急难型救助基础上,探索推进关爱型、发展型救助,持续加大提标扩面力度。不断提高救助标准,今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860元/月提高到920元/月,全年达到11040元,到2025年,将达到15000元(省标准13000元的1.15倍);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17718元/人·年提高到18192元/人·年。大力开展项目化帮扶,实施“暖巢行动”1.0版、2.0版、3.0版,至今共完成暖巢行动3620户,投入资金3150余万元,嘉兴的暖巢行动得到省民政厅充分肯定并将在全省推广;深入开展“飞地抱团”项目,建立低收入家庭扶持增收帮扶资金,对投入至村级集体经济“飞地抱团”项目(每户4-9万元),每年获得不低于10%的稳定的分红收益。我们还正研究制定从“大病无忧”到“生活无忧”的“九助”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拓展救助的外延和内涵。
三是解决“帮到哪”问题。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完善“渐退期”管理制度,既避免“养懒汉”,又防止重新返贫。统筹政府、市场、社会等帮扶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强社会救助与慈善资源的链接,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依托“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机制,建立起“1名党员+1名救助社工+1名网格员”结对探访一户困难家庭的“组团式”探访关爱工作队伍,提供探访照料、精神慰藉、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等服务。
四是解决“帮得好”问题。以民政部“党建+社会救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落实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社会救助主体责任,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帮助困难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困难群众更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时刻关怀与贴心温暖。进一步加强个性化帮扶,创新困难群众产业帮扶新模式,以共富菜园、共富果园、共富车间、共富基地等形式,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增加收入拓展渠道。大力倡导爱心传递接力,鼓励困难群众根据自身实际力所能及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回报社会,传递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