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时间不算长,天山路街道纺大居民区却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年时间也不算短,“社情民意气象站”却从成立至今依旧为居民的幸福而坚守。
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纺大居民区,是由5个独立小区、2幢商住楼和3处简易房组成的,其中居住着2100户居民,常住人口达到6000余人,接近60%都是东华大学的在职及退休教职工。该社区呈现出清晰的“两老”“两高”“两好”特点,即社区房龄老、居民年龄老;居民层次高、素质高;党建氛围好、作用好。
在此特点下,纺大居民区于2001年创新设立了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宗旨的党建品牌——“社情民意气象站”,并按照从感知民情、掌握民意,到回应民需、解决民忧,再到维护民利、引导民乐的流程,形成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闭环,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安宁,同时赢得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认可和称赞。自创立至今的20年间,即便居委干部一任接着一任更替,“气象站”仍用真心、细心、耐心、巧心,架起了社情民意“气象站”,找到了群众工作“金钥匙”,也赢得了居民群众“好口碑”。
创立之初:探索前行路更宽
2001年纺大居民区“社情民意气象站”初设,此类社区党建品牌在整个上海的社区都少之又少,所以并没有太多可借鉴的案例和做法,时任纺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胡金英顶着压力“想在前、干在前”,不仅推出点、线、面“三位一体”工作体系,还带领居委会、党员代表和“气象员”们深入每家每户进行信息收集、问题处置、需求回应和效果反馈,以筑牢“气象站”、织密“守护网”。
“社区是一个大家园,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守护。”胡金英说道,自己作为居民区书记,也是社区居民的“娘家人”,要通过行动切实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因此她还专门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用以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从各个层面倾听居民心声。在此基础上,不仅激发了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也大幅提升了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社情民意气象站”成立后的首批“气象员”基本为居住在纺大居民区且工作在东华大学的教职工,他们与居委会组成社区工作智囊团、决策团,主动下沉到社区参加楼组党员活动,共同商讨社区日后的建设和发展。
逐步发展:硕果累累得民心
到了2010年,纺大居民区“社情民意气象站”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其工作也从纺大居民区内走向了街道18个居民区,至此服务群众、关心群众、凝聚群众的氛围在天山蔚然成风。
彼时“气象站”不仅深化最初的“五必议、五必报、五必做”“三五”工作法,还把热心参与社区事务的居民组织起来、联动起来,形成了一支由300余位党员骨干、居民群众、驻区单位、街区商户成员组成的“气象员”队伍。此外,还先后组建了楼组气象站自治小组、小区环境楼道自治小组、加装电梯自治小组、民沁护卫队、民沁护医队、“相约星期四,说说心里事”、求知辅导班等8个自治小组,并将涉及居民的各项公共事务,从前期酝酿到最终执行,进行公开透明的民主协商,以争取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形成最大公约数。比如,此前居民区部分楼房在进行“平改坡”改造时,各自治小组就分头出动,迅速做好了700余户居民的利益调处。
这些“惠民成绩”则多亏了时任纺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玲娟的精准引导。“其实就是居民想要什么,我们就创造什么,力争全过程民主,和居民群众商量着办事、配合着干事。”周玲娟说,“社情民意气象站”就像是和谐社区里栽种的一棵大树,各个自治小组的成立,就是这棵树上萌发出的独具特色的枝叶。
近年来,“社情民意气象站”逐渐成为了全面感知群众需求、密切党群联系的重要阵地,“气象员”也成为社区自治的生力军、社区共建的排头兵,进一步协调居民利益关系,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从最开始的时候,社区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能靠居委会的8名工作人员来管理、落实,到现在大家都在为了社区而付出,环境变好了,氛围也更加温馨自在。”社区居民吴红感慨地说道。
不断完善:规范治理见真章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我眼中,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我对全体纺大居民的庄重承诺。”2016年任纺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应平接过老书记衣钵,在任期间根据时代变化与百姓需求,不断更新完善“社情民意气象站”的各项制度规范。
自市委“1+6”文件实施以来,纺大居民区党总支对照新时期社区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内容,推出“六要素”居民自治工作法,通过建立民情室、发放民情卡、使用民情簿、设立民情箱、出版民情报、开通民意网六种方式,全面地监测民情民意,在创建和谐稳定社区和探索居民自治管理的过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据悉,创新推出的自治工作法,凭借让“社情民意气象站”更及时地掌握每天发生在社区的“急、难、怨、险、疑”突发事件,且能够妥善高效进行分类协调处置这一优势,得到了居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拥护。
此外,为了保障“气象站”运行及常态化服务群众,自2016年起,纺大居民区探索以“全岗通、全人群、全天候”为重点的“365”群众工作责任体系,配套建立“首问责任制、联席会议制、督查督办制、情况报告制、基础台账制、检查考核制”等工作制度,全面推行居委干部上门家访、“气象员”定点寻访、社区党员就地问访、居民代表实时察访、驻区单位协同探访,从而深入居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在这一工作体系下,居民区每年全覆盖走访区域内每户家庭 ,回应、解决居民提出的百余件各类诉求,办结率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创新实践:社区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在党总支和居委会的不断努力下,纺大居民区“社情民意气象站”以建设绿色家园、亲情家园、安心家园、活力家园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社区网络,优化社区环境,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
“‘社情民意气象站’是对做好社区治理工作的鞭策,它始终要求着我们要在创新路上不断探索和更新,引领居民走出家门,为社区建言献策,共同改造社区环境,把居民融入社区治理工作中。”据现任纺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婕妤介绍,二十年间,“气象站”始终坚持在党建引领下开展社区治理,但工作体系、模式、内容会根据时代发展和居民实际需求而创新更替。
今年以来,纺大居民区“社情民意气象站”的“气象员”们开始化被动为主动,一改此前让居民“走进”居委会办事的形式,变为现在的“走出”居委会为民服务,“全天候”开展社区巡逻,如此一来,可以更好、更及时、更方便地与社区居民交流想法和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为巩固“居民区、校区、园区、街区”四区融合共治的社区共同体“一街一品”项目成果,居委会还依托“社情民意气象站”广泛听取居民意见,最终确定结合“一站一馆一组一点三园”进行打造。今年上半年,“纺大十民景观”自治项目全面呈现,使得社区环境进一步提升,包括“社区微自治”“共享议事厅”“法制廉动力”“特色文化墙”“党建强引擎”“微型博物馆”“自治微花园”“七彩屋里厢”“小小同心圆”“传承赤子心”“紫藤花守约”等在内的景观,都将社区治理、社区关怀和公共服务融入细微环节,既为居民带来宜居生活,也为大家提供了一处共商共建共享的好去处。
二十年来,纺大居民区“社情民意气象站”秉承着“自下而上”的基层治理格局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不断发展,期间既见证了社区中平凡而又温暖的故事,也记录下其中细微而又亮眼的变化,点点滴滴绘成一幅社区治理的美好画卷。未来,纺大居民区也将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格、矛盾不出室、大事不出社区”的基层社会治理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