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山西省灵丘县武灵镇黑龙河村的留守儿童之家里温暖如春,村里的党员志愿者陪伴着孩子们做游戏、讲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为在外打工的父母解除后顾之忧;村里的老年人在日间照料中心里吹拉弹唱,老有所乐,其乐融融。
“我们村党总支把党史学习教育形成的思想自觉变成为民服务的行动自觉。一系列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助推黑龙河村快速提升,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为下一步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黑龙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忠孝对记者说。
强健基层党组织,全力为民办实事,黑龙河村呈现出的乡村振兴新局面是灵丘县以党建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
地处晋冀交界、京津经济圈边缘,距离北京直线距离198公里的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是革命老区,84年前,闻名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这里。近年来,灵丘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抓实基层、打牢基础,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基层党建整体提质增效,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富足灵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支部带队攻坚
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穿过蜿蜒山路,记者来到灵丘县南部山区的红石塄乡车河有机社区。一座座石墙青瓦的家庭小别墅错落有致地呈现在青山绿水间,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以公司员工身份上下班。近年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绿化荒山、保护生态、发展产业,终于迎来乡村的改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给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车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春说。
如今,车河有机农业社区建设已成为“两山”理论在灵丘的生动实践。
在基层党支部带领下,这里以有机农业为依托,持续壮大乡村旅游,发展沟域经济,通过建设有机社区探索就地城镇化新路,带动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红石塄乡以各村党支部为“攻坚队”,以党建为抓手,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持续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及先进典型引领作用,涌现出大批致富带头人。同时,着力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队伍建设。坚持抓管理、强服务,大力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及党组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机制。
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灵丘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富作用,坚持抓关键、重落实,着力提升带动力水平。整合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民聚在产业链上、富在产业链上。
位于红石塄乡桃花山的龙渠沟有机社区则把易地移民搬迁作为从根本上改变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长久之计,围绕生态立乡、有机富乡、旅游兴乡的发展思路,将易地搬迁与乡村振兴、平型关国家有机农业公园建设、全域旅游创建相结合,引进社会资本,全力打造“今天移民搬迁点、明日乡村俱乐部”,留住乡村文化脉络,建设美丽田园乡村。
住进搬迁新居的村民们相信,有党支部的“领头人”带着干,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保原味留乡愁
红色旅游带活乡村
作为平型关大捷发生地,灵丘县拥有170多处红色资源。近年来,全县不断加大保护开发力度,着力打造以红色平型关为龙头的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红色旅游蓬勃发展。
随着前来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参观的游客不断增加,毗邻当年平型关大捷主战场的东河南镇小寨村移民搬迁安置点——含水人家也随之红火起来。
原来的小寨村人居环境恶劣,2016年,该村实现整体移民搬迁。搬迁后的小寨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文旅”发展模式,依托区位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将易地搬迁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创建相结合,为游客提供集红色旅游、非遗传承、农耕文化为一体的文旅服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当地又在含水人家和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门区广场推出了红色文化主题的“平型关记忆”实景演出,演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当地村民。当悠扬的红色歌曲响起,纺织、耕地、支援前线等革命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景一幕幕展现时,仿佛瞬间带游客穿越时空,回到当年。
据小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八孩介绍,小寨村移民安置点在建设上追求“留得住乡愁,保得住原味”,将“红、古、绿”特色资源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等到民宿投入使用后,游客们在接受红色教育洗礼之后,就可以返回含水人家,看一看红色文化演出,晚上在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民宿住上一晚,一定能让红色文化教育巩固升华。”他说。
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走上小康路的小寨村,从一个视角折射出“党建+文旅”给灵丘县带来的巨变。
聚焦“三个提升”
壮大过硬“头雁”队伍
走进灵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灵丘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洁告诉记者,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聚焦“三个提升”,即提升规范化水平、提升组织力水平、提升带动力水平,筑牢坚强的战斗堡垒。
提升规范化水平首先体现在高标准建设县级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投入运行,同步推进乡村两级两个中心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大同市首个全国试点,由党员带头组建95支志愿服务队,深入组织、宣传、服务群众,使全县人民思想觉悟和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向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中选派38名优秀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该领域组织覆盖率达到96%以上,工作覆盖率达到100%,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充分利用好县党群服务中心,在县级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四个一”集中教育活动(参观一次党史文化墙,观看一部党史教学片,开展一次“党史课堂”,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从5月持续至11月,实现全县党员全覆盖。
提升组织力水平。创新实施农村基层党建“四力提升工程”,统筹推进组织建设、队伍优化、制度落实和待遇保障,进一步夯实农村基础;积极探索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和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建设,把党的领导延伸至城乡治理的最末端。
提升带动力水平。全县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一是鼓励“头雁+群雁”,优化队伍结构。选派42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实施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推进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对各领域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轮训,打造出一支素质过硬的“领头雁”队伍;聚焦农村领域,系统推进党员年轻化、人才回归、学历提升工程,发展党员107人,每村储备3名后备力量,91%的村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干部,壮大“头雁”规模,为农村发展奠定人力基础。二是“激励+鞭策”,注入动力之源。教育和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持续推进共产党员户“星级评定”活动,评选出“星级党员”5428户,通过树立“星级标兵”,激励广大党员担责任、做贡献;同时,充分发挥党纪监督鞭策作用,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党员273人次,以逆向激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今天的灵丘,山更绿,路更宽。全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特色和优势,采取“党政主导、规划先行,产业支撑、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共同富裕”的模式,以“红、古、绿”三色为底色,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快速增值,共同打造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生活美好的“农业+旅游”产业链。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老灵丘,正在奋力开启建设幸福富足魅力灵丘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