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至6日,由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由滕丽丽、赵琼琼、王程、程漪雯组成的上海队参加了这场全国养老服务领域规格最高的比赛,其中,赵琼琼、程漪雯获得三等奖,同时,上海市民政局获得优秀组织奖。通过技能比拼和实战演练,他们亮出了上海一线养老护理员队伍扎实精湛的技能水平与职业风采。
比拼技能,耐心细致是“秘诀”
参加此次决赛的4名上海队队员是来自上海市第一福利院的滕丽丽、赵琼琼、程漪雯和上海杨浦区福利院的王程。在今年10月由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联合主办的上海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中,这4名优秀选手经层层选拔,脱颖而出,代表上海出征全国决赛。
4名选手有的是“80后”、有的是“90后”,尽管年龄都不大,但对于养老护理、为老服务,他们有着独到见解和经验之谈。参赛者中最年轻的王程今年才二十出头,此次是第二次参加全国比赛,作为养老护理员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年轻男性,他在比赛中显现了他这个年龄层少有的耐心和细致,“比赛环节也反映着我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对待老人,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会陪伴,也要读懂老人的心。”
“80后”滕丽丽表示,养老护理工作是繁杂而辛苦的,却也时刻充满着温情,“我日常护理的老人中多是认知障碍的老人,有的老人不仅生活无法自理,更是很难将自己的真正需求表达清楚。”滕丽丽觉得,和这一老年群体沟通,耐心最重要,要耐心地和他们说话,更要耐心地倾听。赵琼琼也分享了自己和老人相处的“秘诀”,那就是认真倾听老人心里话,真心实意地交流,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理解,在合理的场合给予老人赞扬。“90后”程漪雯多才多艺,在比赛中显现着自己为老服务的初心——“待长者如亲人”,而在日常工作中,她带领着老人唱歌、扭大秧歌,一起做非遗缠花、自制护手霜,泼墨绘制海报……开朗随和的她也是老人身边的开心果。
在赛后的复盘中,上海队的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在比赛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今后要把比赛中学到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服务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增强先进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决赛设模拟人设,重心理抚慰
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竞赛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技能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大赛。今年共有32支参赛队、128位选手参加最终的角逐。决赛环节以《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三级/高级工及以上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
大赛处处体现着对养老护理员技能和心态的考验,操作技能考核现场设置了多个赛道,每个赛道都1:1还原“居家”“社区日间照料”“养老机构”三大场景,并模拟人设,考核技能点达到了50多项,不仅考核养老护理员为老人提供的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服务,还看重养老护理员对老人的心理抚慰。
“以往比赛,现场老人的扮演者基本不说话,选手只要按流程完成比赛过程就好。但这次比赛中,扮演者表现出强烈的情感需求,很真实,也因为如此,比赛难度也提升了等级。”选手们说,也正是因为决赛难度大,很具挑战性,参赛的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即使在比赛的前一夜,依然复习至深夜。
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行动,旨在搭建养老护理员相互切磋提高技能、弘扬孝亲敬老文化的顶级赛事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竞赛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有力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0年底,全国养老机构从业人员61.5万人,其中养老护理员约32.2万人,他们是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保障。参加此次大赛决赛的128名选手中,最小的21岁,最大的42岁,平均年龄为29岁,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了50%,平均从事养老护理工作达到6年,最长的达到了13年,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