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武汉推进国际化社区创建 让多元融合的社区也有归属感

“纯正的奶香,甜而不腻……今天,我们不仅喝到了纯正的奶茶,还学会了制作奶茶。”11月7日立冬当天,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宗关街道太平洋社区品尝到“冬天的第一杯奶茶”的中外居民都赞不绝口。在中外文化交流主题活动现场,志愿者手把手地教居民制作奶茶,飘出的阵阵奶茶香也吸引了附近居民前来参与活动。

太平洋社区是中外居民混居社区,该社区新开辟200多平方米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满足中外居民基本文娱活动需求;装修改造了约1000平方米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满足中外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需求。

为加快打造“国际交往中心”,今年5月,武汉市启动国际化社区创建工作,在各区选取1—2个社区开展试点,致力于打造出一批开放包容、多元融合、和谐美好的具有武汉特色的国际化社区。

打造“三个一批”

明晰国际化社区创建方向

为高质量推进国际化社区创建工作,武汉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国际化社区创建试点工作方案》和创建标准,明确了以基础设施、社区服务、文化交流和队伍建设等为主的创建内容和标准。

“国际化社区的创建,以建强基层组织、锻造高素质队伍、升级服务设施、优化服务平台、融合多元文化、强化党建引领为主要内容。”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重点打造‘三个一批’,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在江岸、武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打造一批标杆型国际化社区;在江汉、汉阳、洪山打造一批示范型国际化社区;在硚口、青山、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以及新城区打造一批提升型国际化社区,年内在全市创建25个国际化社区试点。”

记者了解到,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武汉市民政局将国际化社区创建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有机结合,把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居民,通过民主程序,选优配强到试点社区,将学历水平、外语能力、执行能力列入重点考察内容。结合社区工作者专题培训、公益创投大赛培训等,将国际化社区创建相关负责人纳入培训范围,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能力素质。引入专业力量,参与拟定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打造国际化社区创建品牌;引入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成立社区双语志愿服务队,提升社区工作者双语服务能力。同时,武汉市民政局下达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25个国际化社区创建试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各区已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试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培育社会组织等工作,为创建国际化社区夯实根基。

强基础优服务

让外籍居民感受家的温暖

国际化社区的创建,既要有全市统一的创建标准,也要求各区结合试点社区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创新,打造出亮点和特色。

武昌区政府在粮道街道昙华林社区,大力打造景区、街区、社区相融合的特色街区建设,投入4.5亿元改造昙华林广场、近代教育博物馆和昙华公书林,增添了双语介绍和标识等,营造了浓厚的国际化社区氛围。

“如今,社区随处可见双语标牌,去哪里一目了然。社区还专门设立了国际友人接待中心、国际警务室等,方便我们办事。”家住江夏区经济开发区金龙社区的外籍居民笑笑(化名)对社区近来的改变赞赏有加,“这样温馨的社区,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们社区是今年江夏区唯一一家国际化社区创建单位,社区发布有关信息都使用中英文,社区社会工作者全部拥有英语四级以上证书,协助国际居民在社区办理日常事务。”据金龙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还是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建立的社区志愿者服务基地,建立了社区、高校、社工机构“三方联动”机制。(下转2版)(上接1版)

据悉,在国际化社区的硬件建设上,东西湖区常青花园第三社区在辖区学校、居民小区、商铺、警务室、物业服务中心、幸福食堂等场所设置双语标识,打造中外居民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社区空间。在软件建设方面,引进高水平英语教育团队、专业法律咨询团队、专业服务团队等,帮助外籍居民尽快适应社区环境,安心生活。

在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方面,江岸区百步亭现代城社区配备双语社区工作者2名,成立了1支语言文化志愿服务队,引入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国际化社区建设,定期对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开展双语培训,加大国际化社区创建宣传。

突出地域特色

中外居民共建和谐家园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皮影,没想到这么有意思。”在洪山区珞南街道华中师范大学社区近日开展的中外文化交流体验活动中,来自老挝的留学生小柯(化名)拿着制作好的皮影作品高兴地说,“我希望以后能够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以《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为例,对皮影戏的创作做了详细介绍,随后给每人发放了皮影人偶制作材料,教大家用彩笔给皮影人偶敷彩上色,安装人偶的各个部件,并操作表演。

据介绍,华中师范大学社区紧紧抓住高校单位型社区“师生即居民”的特点,以“校区+社区”共建为切入点,通过双语氛围营造、活动空间打造、文化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引导等方式,帮助外籍师生居民实现“场景融入”“生活融入”“文化融入”,让他们有了归属感。

汉阳区基于平等融合的创建理念,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结合汉阳知音文化特色,以开展社区活动增进中外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情感联系。龙阳街道龙湖东岸社区和四新街道澜菲溪岸社区两个试点社区先后开展了国际美食汇、“月湖之约,情满中秋”国庆游园会等文化交流活动和志愿服务20余场,推动中外居民从陌生的居住关系转向熟悉的睦邻关系。

“社区是我家,我们要多出主意,一起努力把它建设得更好。”在新洲区阳逻街道翰林社区近日召开的国际友人座谈会上,来自津巴布韦的阿满达(化名)表达了他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翰林社区多次组织社区里的外籍居民座谈交流,探寻与国际接轨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引导中外居民共同建设美丽新家园。

“在国际化社区创建工作中,各区按照‘一区一策、一点一案、突出亮点、打造样板’的要求,有序推进试点工作。”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以检促评、指导创建、资源整合、宣传引导上下功夫,遵循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原则,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围绕宜居环境、生活配套、健身娱乐、便民服务等方面,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国际化社区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市将建成不少于50个国际化社区。”

上一篇:洼地变“高地” 江苏宿迁牛角淹社区华丽蝶变
下一篇:杭州拱墅区小河街道:数字赋能“红茶议事会”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