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出生的小陶,是一名硕士“海归”,现在在互联网公司从事市场传播类工作。她曾因想要拿到“落户”而选择“低薪”,然而最终因为公司业务变动而错失机会。她继续在职场打拼,最终跳槽拿到三倍薪水,乐观地在“大厂”里努力工作。
为“落户”选择“低薪”工作
小陶本科毕业于北京一所“双一流”大学,因为本科期间去欧洲交换了一年,于是本科毕业后选择去欧洲一所知名大学完成了硕士学历。回国后,进了一所高校做行政老师,但因为一次同学聚会,改变了她的职业轨迹。
她的同学就职于国内一家网安公司,并推荐她去试一试。她很顺利地通过面试,成功应聘到市场部工作。虽然薪资远低于同行业,但因为对工作内容感兴趣,以及可以落户,小陶最终选择了这家公司。
“当时HR承诺,因为是留学生身份,所以排在了签约实体落户名单的第二名,如果没有意外,当年就能落户。”虽然薪资远低于同行业,但因为对工作内容感兴趣,以及能解决一线城市落户,还是让小陶选择了这家公司。
入职后,为了能表现好,她在职场上很拼,经常在深夜才回家,遇到重要的项目时,要加班到后半夜。有一次,她被电动车撞伤后,第二天就一瘸一拐地去上班,最终造成了伤口严重感染。但是她觉得,为了户口这些都值了。
寻找真正喜欢的工作
一年后,她等来的不是一线城市落户,而是公司的业务拆分。“虽然还在一个大厦办公,但实际上两个老板已经分家,我们也改签了实体。由于留学生落户有两年期限,实际上第二年我已经彻底错失了留学生身份落户的机会。”
小陶决定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公司和工作。不久后,她就凭借自己做过的成功传播案例找到了新工作,待遇翻了两倍多。
小陶说,她在新公司学会了“无论是做技术包装还是产品包装,都可以用做产品的思维来搜集信息并梳理传播思路”,这也成为小陶日后做传播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
日常,她的工作是服务业务线的市场传播,这种支撑类业务最大的特点是不仅需要向自己部门的负责人汇报,同时也要向具体负责的业务部门负责人汇报。在这个过程中,主管领导和业务领导思路不一致,会产生很多分歧,如何让双方达成平衡,就要看沟通能力了。
例如有一次,在借助公司机器人夺得电子围棋比赛冠军这个热点来传播产品的时候,就从横向和纵向分别对产品的能力进行梳理:横向即为自己产品和竞品相比突出优势是什么,能给用户解决哪方面问题;纵向即为从发展历程上梳理,经过多年发展和沉淀,自己的产品有哪些迭代,基于哪些技术。通过提前跟业务同事把这些都沟通清楚,就会很快找到受众感兴趣的点,从而快速建立传播。
一段时间后,小陶又一次跳槽到一家以技术为主导的互联网公司,在这里,她更加如鱼得水。但去年,公司突然被收购,小陶正在努力调整心态,希望尽快融入新团队,并找到自己的价值。
要学会规范化沟通
谈及工作7年来的经验,小陶说,在换工作期间,其实也面试过几个知名的传统公司,但最终都没有成功。她总结称,从面试经历来看,互联网公司的传播逻辑是最为简单的,但对于房地产、快消这种传统企业来说,在互联网积累的很多能力显得过于粗放,也很难体现出传播对于业务的拉动作用,所以互联网人转型到传统企业做市场传播工作还是很难的。
面对自己所从事的互联网行业,小陶说,如果选择进入这个行业,就需要在快节奏下做好总结,而不是一直冲冲冲,要找时间沉淀自己,尽早确立稳定的发展方向。
此外,无论公司规模大小,首份工作一定要选择流程正规的公司,学会规范化的沟通和处理,同时也要有清晰的职业内容,而不是一会儿项目管理,一会儿内容策划,一会儿业务运营,这样容易让自己的经历非常零散,“样样通,样样松”。
人才落户难不难?
对家属随迁规定更宽松
武汉在2019年增加“大学生的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随迁落户”条款。
太原对高层次人才随迁配偶实行计划安置,孩子首次入学可以选择学校,政府同时帮助解决住房问题。
降低或取消社保缴纳年限
武汉将“就业创业满2年”调整为“连续缴纳社保满6个月或创业后正常经营满6个月”。广州、苏州、南京、宁波、青岛、呼和浩特等地直接取消了落户人才的缴纳社保年限条件,也就使落户不再以就业为前提。
重视引进专业技能人才
成都自2017年以来就鼓励技能人才来蓉落户。在成都同一用人单位工作2年及以上,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取得技师、高级技师的不受年龄限制)的外地户籍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办理落户手续。
对话专家
“落户”是择业重要因素吗?
因为户口牵扯到求职者的安居乐业,就一线城市的求职市场而言,如果公司能给求职者提供“落户指标”,对于优秀的求职者来说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比如一些互联网独角兽公司,可以为符合条件的求职者提供一线城市户口,因此也受到很多顶级名校的候选人的青睐,对公司在一流人才的吸引力上增加了“砝码”。但我认为在择业和生活的选择中,几乎极少人能做出完美选择。
选“大厂”还是小公司?
疫情让很多年轻人意识到“稳定压倒一切”,于是转头选择报考公务员;另外有很多拿不到大公司offer的应届生选择考研深造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大多数的应届生都把目光聚焦在“考公”和“大厂”上,其实对很多务实创业、飞速发展的所谓“小厂”是缺乏关注的。选择“稳定”没有对错,但对于大多数的普通求职者,如果没有特别的机遇和资源,职场确实就是要一直“打怪升级”的。应当把时间轴拉长来看,找准风口的赛道,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擅长的领域。
如何看待 频繁跳槽?
求职者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市场上那么多优秀的候选人,我为何要选择你?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你做与别人做的不同是什么?
如果一个岗位你做不出差异化的东西,那么你的价值就无法体现,替代性太高。我们公司每个季度都会进行人才盘点,从业绩贡献和潜力两个角度去观察一名员工,如果业绩贡献突出,且十分具有潜力,我们就一定会重点关注,纳入培养、晋升、涨薪的人才池。
建议新入职场的同学,先不要将薪酬看得特别重,为了涨薪一次次地跳槽。一次跳槽你可能会溢价20%,甚至50%或以上,但职场是一场长跑,那些前期频繁跳槽的人可能会遇到瓶颈和所谓的35岁危机。而选好赛道,陪伴公司共同成长的人很多都已经独当一面,获得了能力和财务的双重回报。
风物长宜放眼量,先思考5年后、10年后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再选择一个好的赛道、好的公司,与公司一起发展。沉下心来,深钻自己的专业,很多事最终会水到渠成。
如何快速自我提升?
很多人在职场“搬砖”很容易忘了给自己及时“充电”。如何更高效地学习提升是每一个组织和员工都会遇到的问题。刚好我在公司是负责人才发展和学习发展的,所以我以我们公司的案例进行分享。首先对公司来说,希望打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所以会有读书分享会以及丰富的对外交流和培训项目。其次,公司也会为员工提供包括:新员工培训、通用力培训、管理类培训、专业力培训等课程。
而对于职场人来说,我认为做到快速的自我提升,以下三个方面很重要:
第一,强大的自驱力:找到兴趣点和疑惑,然后不断求知探索,要独立思考,大胆假设;
第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向行业前辈、公司牛人求教,网上资料库收集调研等办法提升知识储备;
第三,知识的实践和复盘,建立系统的认知体系: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复盘,优化工作流程,最终建立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