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微循环” 着力提高邮政快递服务质量
家书抵万金,快递暖人心。近年来,我国邮政快递业高速发展,在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全国累计揽收邮件快件103.67亿件,日均业务量2.59亿件,较2022年同期增长6.14%,较2019年同期增长159%。 2月22日,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侯延波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邮
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2-23精微格致·越近越亲-跃进社区跃近悦亲志愿服务队机制建立培训会
在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新模式,加快提高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号召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健全队伍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志愿服务与微网实格工作有机结合。2023年2月22日上午,跃进社区携手成都市金牛区梦未马社会服务中心开展跃近悦亲志愿服务队机制建立培训会。 跃近悦亲志愿服务队于2022年成立,成员均来
日期:2023-02-23农业农村部:开展高价彩礼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农业农村部2月21日发布《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教活动,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引导各地在村规民约中充实简办婚丧喜事、减轻人情负担、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孝老爱亲等内容。遴选推介第四批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推广乡风文明建设经验。 (总台记者 蒋树林 李琳)
日期:2023-02-22推动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21日 第 05 版版面截图 推动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 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民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总体目标,旨在以标准提档升级助力养老和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养老和家政服务领域存在的标准不健全、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困扰,也制约着养老和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壮大。《行动
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2-21奋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乡村是农民的生活家园。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到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每一项具体部署都渗透着党中央对亿万农民的牵挂、对美丽乡村的期许,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在打造美好环境上下实功。乡村要发展,环
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2-21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山东答卷:网上听民声 网下暖民心
莒南县人民网留言办理工作组查询刘振西资料。人民网 刘祺摄 2022年清明节期间,网友一条留言,让沉寂74年的烈士终于回家的消息在山东省莒南县热传,刷爆了朋友圈。留言人刘燕子激动地说:感谢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感谢各级留言办理单位所做的努力! 刘燕子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其牺牲了74年的三爷爷刘振西烈士档案难以查找,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帮助。在山东省信访局及有关部门的合力推动下,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刘振
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2-21“格物致知,蓄力前行”,闵行开展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培训
为提升社区工作者统筹策划、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培养后备力量、打造人才梯队,持续激活基层社区治理活力,闵行区民政局联合虹桥镇人民政府推进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培训工作。近日,2023年度虹桥镇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培训班开班暨虹石榴社区治理能力品牌发布活动在虹桥镇文化活动中心顺利举办。 本次虹桥镇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培训班,以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体系化提升为目标,从政策落地应用能力工作业务实操能力应急处突
日期:2023-02-21广西:“三实”促“四敢”,加力开新局
如何打破开局起步慢热的惯性?如何攻克产业支撑不足、县域发展能级较弱的难点? 在新一轮强信心、开新局的发展热潮中,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坚持实字当头,以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的鲜明作风,让生产忙起来、项目热起来、物流跑起来,全力奏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奋进曲,焕发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崭新气象。 变慢热为快跑,重实效推动干部敢为 2000多名工人和上千台机械分布在三个枢纽控制性工程建设现场抓紧
编辑:新华每日电讯日期:2023-02-20湖南永顺县:做强特色产业 夯实脱贫基础
种了五六年猕猴桃,前年开始挂果,去年挣了30多万元。湖南省永顺县松柏镇花桥村脱贫户方杰算着自家种猕猴桃的收入,感到十分满足。 以前在外打工,一个月赚2000多元,现在回家乡上班,我每月都能拿到5000多元,压力小多了。永顺县万坪镇寨湖村的豆腐加工基地内,脱贫户张师傅正在烘烤车间里忙碌着。 请大家留意看看经过的这座桥夜幕落下,永顺县芙蓉镇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来自芙蓉镇雨龙村脱贫家庭的景区讲解员
编辑:农民日报日期:2023-02-20春耕备耕扎实推进 粮食稳产底气更足 本报记者 高云才
2月16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宋村,多台大型翻耕机在田间作业。 谭建荣摄(影像中国) 苗好三成收,秧好一半功。这季冬小麦俺增加了播种面积,看这苗情,开春浇一遍透水,好收成就有指望了。扒开土层,看到一墩墩增生分蘖的麦苗疙瘩,山东巨野县核桃园镇乐土村村民王刘全对再夺夏粮丰收充满信心。今年,山东小麦一、二类苗面积占比89.5%,比去年同期提高38.5个百分点。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落实黑土地保
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2-20新能源车加速“溢出”放大优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生的溢出效应正在持续,尤其是公共领域车辆的加速新能源化,不仅对于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将进一步打开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空间,放大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 公共领域车辆迈向全电 春节过后,150辆崭新的新能源公交车出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街小巷。这种新能源公交车噪音很小,车厢内的配置也进一步升级。一位驾驶员介绍:新车的方向盘更舒适轻松
编辑:经济参考报日期:2023-02-17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日前公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部署了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提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台阶,达到了2013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88下降到2022年的2.45,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但也要看到,数据显示,财产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53%,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可以挖掘。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2-17拓宽就业渠道 优化指导服务——各部门各高校多举措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 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坚持早部署、早行动,各有关部门各高校落实就业工作责任,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1月31日,福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人潮涌动。正在举行的好年华 聚福州春季高校大型招聘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高校毕业生。 据悉,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2-17弹簧螺钉花生米竹签……那些年孩子吞掉的“奇葩”异物
弹簧、螺钉、口哨、花生米、南瓜子、竹签、发夹、拉链这200多件看似毫无关联的小物件,它们都曾去错了地方,惊心动魄地卡在了儿童的气管或食道。如今,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三住院楼12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科普室,这些曾经的凶手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成为湖南省儿童医院气管食管异物展中的一员,讲述着一个个险象环生的故事,肩负起警示和科普的重任。 名片解密 我国每年因为误吞异物或异物卡喉等意外而导致窒息死亡的儿童近30
编辑:长沙晚报日期:2023-02-16多地开展婚俗改革,破除“天价彩礼”陋习
13日发布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近年来,天价彩礼、婚礼恶俗闹剧等频频出现,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多地积极开展相关改革。2021年4月以来,全国已确立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这些改革成效如何?新华视点记者展开调查。 实验区从四方面推进婚俗改革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剧烈变迁,婚俗也发生巨大变化,一些地方的天价彩礼、盲目攀比等婚姻陋习与现代文明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2-16从春耕备播“科技范儿”看中国乡村振兴新图景
1月30日,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纪王场乡和谐社区的麦田,农民驾驶农机对小麦进行喷药作业。新华社发(刘勤利 摄) 设置好飞行速度、相对作物高度和肥料用料,55岁的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鑫斌家庭农场负责人罗发新轻按按钮,5架植保无人机如离弦之箭,轻快地飞向田地,开始自动施肥作业。今年春耕,罗发新的农场尽享高科技的便利。 以前,50个人忙碌1天才能给1000亩地施肥;如今,1个人设置好5架无人机,1天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2-16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操作手册”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制图:张芳曼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等有关负责人解读文件内容,介绍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坚决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2-15生命教育成了“网红课”
去年9月,刚进入同济大学学习的00后浦荷晶选到了一门网红课。 起初她是被课名生命的省思如何过好这一生吸引,没想到在课上,她与孤独对话,摆脱了玩乐焦虑,还在自己的墓志铭作业中认真写下了埋葬在这里的人曾经很热烈地活过、爱过。她说:人生很辽阔,要好好地探索属于自己的生活。 2023年的新学期还没开学,这门课程的240多个名额再次被早早抢空。课程总负责人、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授姚玉红谈到,生命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2-15“农民工地图”让外出务工不迷路
原来,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江西近年来返乡务工人员不断增多,为此在去年12月上线了“农民工地图”。这份“地图”在共享多部门政务数据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入户调查+自主网上填报”的方式,已经为全省1289万名农民工建档立卡,精准推送岗位信息。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2-15云南东川:早熟大蒜“蒜”出亿元产值
编前语: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当前,全国各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做好土特产文章,根在水土、在农民、在文化,其中蕴含着乡村产业振兴的美好图景。 新华网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乡味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