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肃宁老武师推广“八闪翻” 六年教授近百名学员
图为老武师董海山在为武术班学员做示范动作。 肃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史村,古时富,二十四,财主户,成玩艺,三两处,边家务,为师傅,学成后,四方出,传一辈,又一辈这是一首流传在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尚村镇西大史村的歌谣,记录了该村八闪翻武术的由来与传承。 八闪翻又名翻子拳,始创于北宋,清嘉庆年间传入沧州境内,后传入肃宁县东泊庄村一带,其特点是手脚并重突出腿活,动作舒展,架势较大,攻防方法明显,硬攻直进,
作者:王天译 陈志丹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22文旅融合新业态:以传统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从七个方面擘画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蓝图。手工艺便是重点领域之一。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城乡传统工艺得到了更大的关注和更好的发展。其中,乡村手工艺以其灵活的生产和就业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新时代的乡村手工艺,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出现多种新业态,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
作者:陈岸瑛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期:2022-04-21文化下乡服务基层:把电影送到群众家门口
每年150多个夜晚,到乡村文化广场、学校、敬老院等地放映公益电影,忙的时候每天要放映2至3场,年观影人数达到两万余人次辽宁省朝阳县羊山镇电影服务放映队成绩亮眼。 张有军是放映队的多面手,既是放映员,又是司机、队长。他常年奔走于20个行政村流动放映,全年行车8000多公里,放映电影240场,没有出现一场无效场次。 放映的影片内容涵盖科普知识、爱国教育、传统美德等。说起放电影,张有军打开了话匣子:放映
作者:常钦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2-04-21当美丽邂逅书香——昆明东方书店
4月19日拍摄的东方书店内部陈设。 4月19日,读者在东方书店看书。 4月19日,读者在东方书店看书。 昆明东方书店最早创办于1926年,在西南联大时期,闻一多、汪曾祺等经常光顾。2018年东方书店在昆明老城区原址复建,古朴的环境和厚重的文化气息吸引了不少读者。
作者:陈欣波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21被巴赫点赞的90后非遗传人:要让年轻人感到非遗很酷
希望我们自己先喜欢上传统手艺 还记得北京冬奥会上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一起捏面人的帅气小伙吗?他叫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曾入选2021年福布斯中国年度U30榜单。郎佳子彧告诉记者,不仅巴赫主席喜欢冰墩墩面人,还有许多国际友人都喜欢,我希望我们自己能先喜欢起来,而不是等老外点赞后,我们再去说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冬奥会亮相,获得一致好评 郎佳子彧的爷爷
编辑:扬子晚报日期:2022-04-20当美丽邂逅书香——四川眉山首家湿地公园特色人文书店
眉山知行阅读坊湿地公园人文书店掩映在绿树之中(4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4月18日,读者在眉山知行阅读坊湿地公园人文书店阅读。 这是4月18日拍摄的眉山知行阅读坊湿地公园人文书店(无人机照片)。 位于四川眉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一期南门入口处的知行阅读坊湿地公园人文书店于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整体为仿古建筑风格,内有阅读区、购书区、休息区,是眉山市首家湿地公园特色人文书店。
作者:姚永亮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20云南“非遗盲盒”直播吸睛:打开“意想不到”的华宁陶
图为华宁陶非遗传承人舒文照正在检查窑内工艺品。 李嘉娴 摄 通过开窑直播的形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欣赏华宁陶之美,体验宛如开盲盒的乐趣,促进华宁陶推广与保护。华宁陶顶尖代表人物、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人舒文照在开窑直播后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18日,一场开窑仪式在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宁陶舒氏陶艺传承基地举行,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全程直播,收获上万网友点赞。从2021年
作者:熊佳欣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9河北古稀皮影人幕布后的执着:让“土艺术”进校园 出国门
图为张向东正在雕刻皮影。 贾一凡 摄 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幕布背后,每一场皮影戏演出结束,张向东虽累却十分满足,因为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75岁的张向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昌黎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与皮影相伴走过了62年。如今,张向东虽已年过七旬,但仍精神矍铄,操练起影人儿来,嗓音圆润高亢,吐字清晰,一招一式派头十足。 图为张向东整理演出道具。
作者:肖光明 李洋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9贵州苗族女孩制作“非遗版星空”帮王亚平女儿“摘星”
图为潘雪与蜡染老师在选取布料。 受访者供图 这棵树象征着星空,挂满了星星。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凯里市苗族女孩潘雪16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难掩心中的喜悦。得知神舟十三号即将返航后,潘雪就联手黔东南民族职业学院蜡染工坊的老师和学生,用非遗技艺制作出浩瀚星空,向中国航天人点赞、致敬。 我想跟我的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4月16日,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航天员王亚平出舱时面对镜头满怀激动向女儿传递
作者:袁超 顾菲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8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 线上读书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古时读书一卷在手,现时读书一屏万卷。线上读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中国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阅读活动,读者足不出户即可博览群书。 足不出户读万卷书 为更好地满足青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我们将服务搬到互联网上,孩子们在家也能享受到图书馆的贴心服务。湖北省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镇火星说。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近日开展我是长江的孩子国际儿童
作者:李雪钦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期:2022-04-18当美丽邂逅书香——哈尔滨众创书局
4月15日,读者在哈尔滨众创书局读书。 4月15日,读者在哈尔滨众创书局读书。 4月15日,读者在哈尔滨众创书局读书。 哈尔滨众创书局位于哈尔滨一商业广场内,设计灵感来源于大兴安岭的森林,内部书架多采用木头等材料制作。书局内部的大型中央书塔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当阳光从落地窗进来,书店内部形成了虚实并存的光影效果。
作者:谢剑飞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8江苏一高校“图书漂流”七年:书香传递中“牵手”同窗情
图书漂流活动在江苏大学已经开展了七年,数万本书籍在流动中发挥作用。 江苏大学供图 你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吗?你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要增设漂流点?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江苏大学图书馆线上开展需求倾向问卷调研,全面开启2022年图书漂流系列活动。这项以实现闲置书籍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图书漂流活动,在该校已经开展了七年,数万本书籍在流动中发挥作用。 零压力借阅吸引学生 没有借书证,不需付押金,也没有
作者:高雅晶 徐珊珊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5贵州非遗传承:古瓢舞 进校园
4月13日,古瓢舞非遗传承人石光荣指导民族舞蹈兴趣班学生演奏古瓢琴。 4月1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雅灰小学把苗族古瓢舞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通过古瓢舞表演、古瓢琴演奏技巧教学等形式,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近年来,丹寨县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并充分发挥民间文艺乡土人才的作用,组织非遗传承人把传统技艺送进校园。还将苗族芦笙舞、苗族锦鸡舞
作者:黄晓海编辑:人民网-贵州频道日期:2022-04-15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发布引关注
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 主办方供图 记者近日从中国作家出版社了解到,中国作家协会于2022年3月17日发布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征稿启事,这一面向全社会的创作计划获得颇多关注,在不足一月的实践中,作为本次活动承办方的作家出版社已经陆续收到三百余篇来自社会各届的投稿。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邀请全国广大作家和所有文学写作者共同拥抱新时代、书写新山乡,以原创长篇小说形式聚焦新时代中国山乡天翻
作者:高凯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4新疆“文物医生”巧手“医”文物 让历史“复活”
康晓静正在修复纺织品文物。 受访者供图 作为文物修复师,需要具备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新疆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技术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康晓静说。 近日,记者见到了这位文物医生,她主要司职纺织品文物修复。一间不大的工作室内,满是她修复文物时所用的材料、工具和设备。数十种镊子和毛刷等小工具,还有几十种丝线和布料,她都能清楚地区分其特性和用途。 康晓静向记者展示了她和团队近期完
作者:苟继鹏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4山东曹州刻瓷手艺人于方寸之间展大千世界
以瓷为纸,以刀代笔,呈现花鸟鱼虫的意趣、山水风光的雅致、吉祥如意的祝愿13日,记者走进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菏泽曹州刻瓷代表性传承人马宪荣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便是琳琅满目的刻瓷作品,观有笔墨,触有手感。 马宪荣游刃有余,构图、勾线、镌刻、着色,一气呵成。 粱犇 摄 马宪荣一手拿刻刀,一手持小锤,叮叮当当在瓷盘上操作,片刻之余,一朵美丽的牡丹花便在白瓷盘上悄然绽放。她向记者介绍说,刻瓷是指使用特制
作者:李明芮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4北京将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 展示文化魅力
北京市将加快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积极参与世界遗产相关活动,有效展示传播中轴线文化魅力,扩大中轴线国际影响力。 这是记者12日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的。 北京于1982年被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2021年3月1日,新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开始实施。今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重点聚焦老城、三山五园地区和
作者:陈杭编辑:中新社日期:2022-04-13贵州榕江:“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积极盘活民族蜡染、刺绣、编织等乡土人才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东西部协作,在民族村寨和易地搬迁安置区设置 就业车间,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当地群众走出一条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的增收致富路子,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杨成利 摄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04-13安徽西递村: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模式
西递村是安徽省黟县西递镇下辖行政村。近年来,西递村充分发挥自身品牌效应,坚持以旅游业和旅游周边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现代国际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重点村。 整治村容村貌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西递村于1986年成立了西递旅游景点管理处,村委会贷款1.2万元维修景点、整修石板路、治理河溪、实行封山育林、整治村容村貌,由村内有文化的热心老人担当义务导游员和宣传员。到1993年,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4-12教戏十载初心不改 河北青县“非遗”少年梨园争春话传承
图为河北省青县哈哈腔剧团小演员们在青县百年梨园练功和排演戏曲。 王占林 摄 高仲举来把头抬,李香莲我的妻哪里来。别说你在书房殴骂我,你就是打我几下也应该当日上午,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百年梨园内,哈哈腔剧团的小演员们正在排演戏曲《李香莲卖画》选段。 每年梨花盛开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带孩子们来这儿练功、排练。今年74岁的青县哈哈腔第七代传承人刘宗发说,他希望孩子们能把当地的非遗一直传唱下去,与戏曲艺术为伴
作者:王天译 尹向平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