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 山西河津市龙门村村民喜领大红包
1月10日,山西河津市龙门村村民人人喜笑颜开,该村党委又向3800位村民每人送上一份5100元现金大红包,在龙门村工作十年以上的200余位荣誉村民也人手一份,全天共派发2100万元现金红包。 龙门村党委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村民享有充分的就业权,同时享有集体企业入股分红权及水电、气暖、宽带、闭路、热水等生活福利。为满足群众对更高水平的住房需要,村集体在市区开发禹泉丽园一期
日期:2024-01-11生态优势助力秦岭山村产业振兴
新华社西安1月10日电题:生态优势助力秦岭山村产业振兴 新华社记者张斌 隆冬时节,秦岭脚下。记者沿环山路走进森林覆盖率超过60%的陕西省周至县,沿途翻开部分村民、村集体和乡镇的收入账单可见,随着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当地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村民收入稳步增长。 这是位于秦岭脚下的陕西省周至县。新华社记者邵瑞 摄 周至县骆峪镇,一处名为梓溪云社的民宿温馨而雅致,
作者:张斌编辑:新华网日期:2024-01-10最高法发布依法保护农用地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齐琪、曾凡乙)最高人民法院10日发布10件依法保护农用地典型案例,涉及非法占用农用地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公益诉讼案件。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指引作用,进一步强化农用地司法保护力度,推动全社会提升共同保护农用地的法治意识。 据介绍,在农用地案件裁判中,人民法院全面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例如,在梁某东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
作者:齐琪、曾凡乙编辑:新华网日期:2024-01-10提升耕地质量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2023年以来,全国农业农村系统,把耕地质量提升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治本之策,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把耕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产丰产稳产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肥沃的黑土地,是地球上稀有的土壤资源。据最新统计,我国东
作者:李栋编辑:人民网日期:2024-01-10西藏甲应村:幸福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新华社拉萨1月7日电 题:西藏甲应村:幸福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新华社记者刘文博、关明辉 翻过一座山,又见一座山,转弯、转弯、再转弯,刹车、刹车、再刹车每一个开车去甲应村的司机,都要在山巅上、云雾中、悬崖边经历两三个小时这样的考验。 这是通往甲应村的路(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关明辉 摄 甲应村,即西藏林芝市察隅县察瓦龙乡龙普村嘉兴组,位于久负盛名的梅里雪山群峰的西侧。由于路险、景美,近年来,甲应村
作者:刘文博、关明辉编辑:新华网日期:2024-01-09安徽黄山市歙县竹岭村:竹林碳汇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这个冬季,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石门乡竹岭村第一书记罗京格外忙碌。新年伊始,找罗京的电话不断,来村里学习的外地团队也不少。 是什么让他如此忙碌?这事还得从去年9月说起。正值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期间,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组织调研团队走村串户,为基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谋出路。 2023年9月初,调研团队走进竹岭村。座谈会上,罗京道出了烦心事: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
作者:李俊杰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4-01-09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以产为“笔”绘出田园好风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近年来,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奋进场景,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时值三九,走进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魏口村的农业全产业链绿色一体化生产基地,感受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加紧对大米加工厂项目进行工程扫尾;毗邻的育秧车间,工人们在铺设苗床
作者:李栋编辑:人民网日期:2024-01-09新时代的和美乡村——淮北榴园
在中华广袤的黄淮流域中原淮北大地上,在华夏九州南北海陆交界的徐州淮海经济圈内,在中华文明苏鲁豫皖交界的煤城淮北沃土上,在闸河煤田基地开发的淮北第一钻、第一井、第一矿的烈山区内,在全国文明乡镇---烈山镇东部山区,有一个全国文明乡村---榴园村,说起这个不足3000人的乡村,却拥有着许多历史文化遗存、美丽的神话传说和传奇的人文故事,更有着独特的百折不挠、团结奋斗的石榴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四眼井
日期:2024-01-06公主岭:冬闲人不闲 农忙正当时 农技人员“把脉问诊”进大棚
眼下虽值寒冬时节,公主岭市的草莓种植温室大棚内,却是一片春意盎然、果香四溢。近日,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乡村草莓大棚,围绕草莓疏花、疏叶、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技术进行科学指导,确保今冬草莓丰产丰收。 走进公主岭市范家屯镇草莓采摘园的温室大棚,清甜的果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一簇簇翠绿的植株间,一个个红似小灯笼的草莓缀满枝头,绯红鲜亮,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近年来,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
编辑:人民网日期:2024-01-06修好农村公路 幸福连通千家万户
驱车行驶在德惠市惠台路上,乡村道路平坦顺畅、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的格桑花、金盏花等交相点缀,景随路来、路景相融,一阵舒爽之风扑面而来。 德惠市惠台路一景。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农村公路既是城乡联系的纽带,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村地区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一路通则百业兴。 2023年,德惠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通屯硬化路工程,推进农村公路主路网建设,织密公路网,延长主
作者:马俊华编辑:人民网日期:2024-01-06我国将推广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
本报北京1月4日电(记者韩鑫)日前,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为深入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需求,我国将推广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 推广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能够充分发挥农村客运网络覆盖广、通达深的优势,引导城乡客运企业、公交企业依托城乡客运线路布局,优化车辆排班,合理设置停靠站点,
作者:韩鑫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4-01-06美丽乡村入画来
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马家村的手绘文化墙成为村民喜闻乐见的亮丽景观。图片由特约记者宋永昆摄 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瓦房村全面清理沟渠等卫生死角积存垃圾。 瓦房村村民陈广珍和女儿杨楷英栽花种草,美化庭院。 核心提示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为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3月,丹东市启动农村环境净化整治行动,针对农村积存垃圾、农村黑臭水体、农业生产废弃物、农村乱堆乱放乱建等实施
作者:蔡晓华编辑:辽宁日报日期:2024-01-04一朵菌菇的成长故事
福建宁德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绿水青山间,一座座现代化菇棚顺着山势梯次排开,菇农们在菇棚架间穿梭忙碌,精心照看着劳动果实。 这茬菌菇长势很好,每筒能采摘1斤多菌菇,产量比以前高。菇农余新考说,今年扩大了种植规模,从原来的3万筒增长到了8.5万筒,算下来,这一茬菌菇能多卖七八万元呢!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群众看准了菌菇产业,找到了一条增收的好路子,点亮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作者:孟祥夫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4-01-04在浙江诸暨,因树得名的村庄里,百年以上古树有二百多棵 银杏村里护银杏
银杏村秋色(摄于2023年9月)。 唐陆奇摄(人民视觉) 银杏村秋色(摄于2023年9月)。 唐陆奇摄(人民视觉) 一到秋天,黄灿灿的落叶铺满晒场和小道,随手一拍都是美景。说起浙江诸暨市大唐街道银杏村,摄影者张美红感慨。 每到周末,诸暨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何行也会来到银杏村,他是一名生态保护志愿者。这一年多来,我每月都来看几次,看看这些古银杏树长势好不好。他说。
作者:顾 春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4-01-04法治赋能“公约治理”,上海金山卫镇星火村寻求“洁美乡村” 建设的民情公约数
走进金山区金山卫镇星火村,目之所及的是洁净美丽的林荫小道和田垄沟壑,乡村道路干净整洁、小三园井然有序、空气清新怡人。徜徉在30亩红色田野中,扑面而来的是闲适怡然的乡野气息。但几年前的星火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不规范禽类饲养、杂物乱堆放等现象比比皆是人居环境脏乱差极大地困扰了村民。星火村两委班子搭乘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东风,以公约治理推动依法治村,高效推动洁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实现了质变和跃升。 前置依
日期:2024-01-04辽宁省北票市三府村——近水生态长廊 农家古韵飘香
依山傍水,风光旖旎。三府村,地处辽宁省北票市东南部的下府经济开发区,因其由上府、中心府、下府、凌北4个村合并而得名。村子虽不大,却让人流连忘返。2016年,三府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山水环绕,飞鸟翩跹 山水环绕,造就三府村独特的迷人风光村北,绵延起伏的端木塔杜山横亘数十里,山体挺拔秀丽。村南,蜿蜒曲折的大凌河川流不息,在这里汇入白石水库。村中,地势北高南低,较为平坦。村里民居沿着沟壑的
作者:刘洪超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4-01-03山东沂水:乡村振兴中的“精打细算”经
隆冬时节的山东省沂水县许家湖镇快堡村,蜿蜒向前的彩虹道路串联起精心打造的乡村景观,虽无花红柳绿,但仍别有一番风景。 许家湖镇快堡村风貌。新华社记者 张武岳 摄 行走在村中,村党支部书记刘军江向记者说起道路上彩色标识线的道道:路修好了之后画线,我一打听,画一个村的,就要花十几万块钱,是笔不小的开支,当时就犯了难。 怎样能把工作做了,又能尽量少花钱呢?镇上集思广益之后,想出来了个办法:邻村胡家马庄村
作者:张武岳编辑:新华社日期:2024-01-03江西抚州东乡区—— 加强党建引领 优化乡村治理
本报南昌1月2日电(记者朱磊)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孝岗镇张坊村,有一个张有才工作室,成员是本村的12名无职党员。他们积极调解矛盾纠纷、开展环境整治、推动乡村治理,带动村民参加志愿活动,深受好评。 张有才工作室是张坊村结合本村实际,以无职党员三定三诺管理机制改革为抓手,推动乡村治理的新举措。东乡区聚焦乡村全面振兴目标要求,通过设岗定责,采取定岗承诺、定责践诺、定级评诺的管理模式,引导农村无职党员在助
作者:朱磊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4-01-03造林治水优居,江苏书写和美乡村画卷
清晨,气温零下,南京溧水区和凤镇吴村桥,一辆垃圾车正在作业。对比过去垃圾站点远带来的不便,村支书杨明称:今年村里配备了260多套垃圾分类桶、2辆垃圾收集车,大伙儿扔垃圾不费劲了。这是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带来的变化。 在2023年度江苏省政府民生实事中,乡村环境整治类项目占环境改善项目的八成。一年来,江苏各地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绿美村庄建设、河道治理、户厕改造、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等重点任务落实,让家里门外净
作者:周梦娇编辑:人民网日期:2024-01-02湖南沅陵:绘就乡村振兴版“富春山居图”
走进千年古城湖南怀化沅陵县,澄澈碧绿的沅江水倒映着两岸青山,龙兴讲寺、虎溪书院等古建筑延续千年文脉,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好丰景,令人应接不暇。 近年来,湖南沅陵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坚持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积极探索村村有产业新模式,因地制宜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绘就出了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沅陵富春山居图。 沅陵县凉水井镇王家岭村蔬菜大棚。 人民网记者 向宇摄 产业兴旺村民富 走进
作者:向宇编辑:人民网日期:2024-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