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鸭铺就致富路 ——山东省高唐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调查
规模化养殖 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口袋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养殖棚舍。90后新农人闫运栋连说:想不到,养鸭子也能成为致富产业。 闫运栋家里4口人、8.8亩地,过去家庭收入主要靠种庄稼。前几年,闫运栋的父亲看到有的村民在县里的公司养鸭不少挣钱,心思活动了,也琢磨租一个养殖棚舍。 租棚养鸭起步并不容易。一个棚一茬养殖7000只,一年出栏6次,这个养殖模式让老闫心里有点打鼓。但一想到一个棚年收入可观,他又打
作者:高云才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12-22宁波象山农村颐养小院破解农村养老难
养老不离乡,这是很多老年人的心愿,把养老服务点办在家门口这种形式就很受欢迎。眼下,宁波市象山县探索实施的颐养小院2.0版居家养老模式,就成功实现了让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的心愿。 走进贤庠镇溪沿村颐养中心,中式风格的养眼建筑,明亮宽敞的活动空间,荤素可口的配餐,吸引了不少老人前来入住。 90多岁的乐梅青、陈阿香如今成了室友,乐梅青是溪沿村人,陈阿香原来住边上下庄村,多年来,俩人均舍不得村里的自建房,
日期:2023-12-22西藏尼玛县的“羊圈之变”
新华社拉萨12月20日电 题:西藏尼玛县的羊圈之变 新华社记者刘文博、姜帆、关明辉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位于海拔较高的藏北草原,当地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进入冬季后,藏北草原上的气温降低,羊圈成了尼玛县农牧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记者走访看到,尼玛县尼玛镇古玛放牧点上的牧民,正忙着在前不久建成的新羊圈里收拾羊粪,留作燃料。原来的旧羊圈缺少遮挡,羊的粪便与泥土、雪水等混在一起,连走进羊圈都困难,更别提在
作者:刘文博、姜帆、关明辉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2-21夯实组织堡垒 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
乡村要全面振兴,组织振兴是很重要的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也是乡村实现振兴的支持保证。因此,要多方位统筹谋划,大力夯实组织堡垒,为乡村振兴不断蓄力赋能。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乡村组织振兴战斗堡垒。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应牢牢把握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重点。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
作者:吴云志 许嘉诚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3-12-21引才汇智 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人才是核心要素。 2022年6月,西安市启动抓党建促振兴万千行动,拟用5年时间,选派1万名干部人才服务乡村,引导1000家企业投资乡村,推动千万人才、要素、资源向农村聚集。 实施一年来,西安市已有5016名干部人才到村服务,657家企业与787个村签署共建协议,累计吸引社会资本17.6亿元,一个个青年人才走进乡村、企业赋能乡村的振兴故事正在上演。 农技服务直通田间地头 冬意渐浓,西安市高
作者:吴超 邹星 党童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12-21广德杨滩镇:共享民宿 活了资源富了民
冬日暖阳下,驱车行至广德市杨滩镇燎琳村琳塘自然村,绵延的村路旁,一片风格混搭的农家屋舍映入眼帘,乍看仿佛普通的传统民居,细看却内有乾坤。 闲置老屋改成的食堂、废弃空地建起的庭院,家门口的菜园地竖起了栅栏几年间的变化,让村民们个个竖起了大拇指,这个曾经土里土气的小村庄,如今以其乡野之趣吸引着游客前来。 2023年,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村情实际,杨滩镇通过农户+村集体+公司的形式,盘活村民闲置
作者:汪瑞华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12-20安徽天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扮靓“面子” 做实“里子”
人民网天长12月20日电(记者陈浩、张俊)安徽省天长市,地处皖苏交界,经济总量全省第4,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代表之一。当地的高质量发展内涵丰富,其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扮靓面子、做实里子是重要内容。 最近,天长市金集镇井亭村迎来一件喜事入围安徽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此番入围,实至名归。井亭村风景秀丽,草庙山、赖子山、杨府水库坐落其中,千亩茶园点缀其间。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清代两尚书、
作者:陈浩、张俊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12-20广西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强化监督 推动清廉乡村建设走深走实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纪委监委督导组深入马山镇马山村开展清廉乡村建设工作调研,群众反映:村集体的钱,用得有点随意。 督导组循着弦外之音,查出村两委作风不实导致6万多元集体资金被重复支付给工程老板。督导组随即约谈村两委成员,责令追回钱款并要求责任人作书面检查。 今年以来,广西纪检监察机关以清廉示范村创建为引领,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推动清廉乡村建设提
作者:李丽编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日期:2023-12-20西海固小山村巧借“白雪”换“白银”
新华社银川12月17日电题:西海固小山村巧借白雪换白银 新华社记者张亮、马丽娟 气温骤降,随着一场白雪飘落六盘山,山脚下的新旗村迅速从猫冬状态切换到忙冬模式。 16日,宁夏固原市泾源县第四届冰雪文化体育旅游节开幕,位于泾源县兴盛乡新旗村的宁夏雅豪滑雪场迎来了又一年的雪季。 开车从县城到新旗村只要10多分钟,车还未到,远远就能看到群山间一条条雪道像洁白玉带一样铺在山坡上。滑雪场停车场里的车牌号五花八
作者:张亮、马丽娟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2-193年“三级跳” 卡子村幸福来了“卡”不住
新华社银川12月18日电(记者张宋红、任玮、卢鹰)村支书宋有龙又要出远门了。 自打今年开春以来,除了宁夏本地不说,他往陕西、甘肃两地跑了少说也有10趟。了解市场行情,推销菌菇,连宋有龙都觉得,自己倒像一个营销员。 村里两个大棚的草莓已经结果,得去摸摸行情。 宁夏泾源县香水镇卡子村温棚里的草莓已经挂果。新华社发 宋有龙是宁夏泾源县香水镇卡子村的党支部书记。卡子村地处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历史上,
作者:张宋红、任玮、卢鹰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2-19按下“都市美颜键” 乡村宜居又宜业
初冬时节,走进位于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栗峪口村,村舍错落有致,游客络绎不绝。 穿行于村舍之间,干净整洁的村道让人赏心悦目,白墙黛瓦的房屋与巍巍秦岭交相辉映,村口的乡村空间站散发着洋气与新潮,一幅秀丽的乡村美学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城乡融合新业态 乡村飘来咖啡香 这是我们在废旧市场收了一个变速箱,通过艺术家的设计改造变成了一个可以取暖的艺术作品,这个木桶摆件是从群众那里收的,墙体的白漆也是村
作者:吴超 邹星 党童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12-19“阳光村务”,让奉贤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近年来,奉贤区民政局积极深化阳光村务工程,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推进村级事务阳光运行,进一步加强和拓展村民群众参与民主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切实维护和保障村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一、健全公开制度 制定阳光村务工程实施方案,下发村务公开基本目录,完善村务公开内容,严格村务公开时限,要求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以及村级重大事项,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向村民公布,切实提升村民群
日期:2023-12-19内蒙古冰雪那达慕激活“白色资源”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7日电题:内蒙古冰雪那达慕激活白色资源 新华社记者邹俭朴、达日罕 草原群众迎寒放歌,各地游客踏雪起舞。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十届冰雪那达慕17日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开幕,上万人在零下40℃的极寒天气中参加了这场冬日文化盛宴,冬季草原正释放出更多冰雪红利。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十届冰雪那达慕会场上的马队。新华社记者王楷焱 摄 深冬的呼伦贝尔草原白雾缭绕。在中国那达慕文化之乡陈巴尔
作者:邹俭朴、达日罕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2-18产业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我国乡镇企业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在农村兴办的各类企业。改革开放至今,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经历了丰富的探索实践,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导队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我国于1997年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标志着我国乡镇企业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此后,国家在三农领域实
作者:仇焕广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3-12-18一曲笛音越古今
图①:贾湖骨笛。 河南博物院供图 图②:贾湖遗址出土的刻符龟腹甲,上刻一个眼睛形符号。 张居中摄 图③:空中鸟瞰贾湖遗址博物馆。 贾湖遗址博物馆供图 图④:贾湖遗址保护展示区。 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供图 8000多年时光,可见证沧海桑田,也可凝固在一支约20厘米长的七孔骨笛之中。 出土自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的贾湖骨笛,是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七声音阶乐器,可吹奏《梁祝
作者:智春丽 张文豪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12-18重庆璧山:艺术重塑乡村魅力
新华社重庆12月14日电题:重庆璧山:艺术重塑乡村魅力 新华社记者吴燕霞 冬日清晨,云雾掩映着青山,小村庄房前屋后黄澄澄的脐橙挂满枝头。在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一度凋敝的村落经艺术活化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村舍间建起美术馆、博物馆、剧场、民宿、咖啡厅,曾经在工厂打工的村民成了咖啡师,在家务农的村民经营起特色民宿。 这个名叫莲花穴院落艺术活化项目的艺术乡建试点,由璧山区七塘镇人民政府、四川
作者:吴燕霞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2-15让农村安全饮水更有保障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亿万农民福祉。紧盯短板弱项,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更好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活用水由地下水换成南水北调水,就是不一样。自来水水量足、水质好,用起来方便,喝起来透着甜。河北省宁晋县北留村党支部书记李玉锁说起用水变化喜上眉梢。大水网连上小农户,今年以来,当地置换水源、铺设管网,引来了南水北调水,农村安全饮水更有保障。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亿万农民福祉。今年以来,各地
作者:王 浩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12-15聚焦优势产业产区,发挥示范基地带动作用 推动提升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
农业农村部今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共有178家。 农业全产业链是指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各个主体连接成有效衔接、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目前,全国已累计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乡村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6万亿元,辐射带动1000多万户农民。 示范基地创建涉及粮油、蔬菜、水果等类别的产品,将从构建全产业链
作者:郁静娴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12-15西藏拉萨:村里有了3D打印产业
新华社拉萨12月14日电题:西藏拉萨:村里有了3D打印产业 新华社记者刘文博、陈泽鹏、邵泽东 走进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蔡公堂街道蔡村的西藏盈彩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操作机器。整洁明亮的车间里,3D打印机等设备一应俱全。说话间,几件颜色鲜艳、样式精美的桌椅便出现在眼前。 3D打印机器正在打印产品。新华社记者邵泽东 摄 盈彩公司是拉萨市一家3D打印建筑企业,于2023年6月成立。蔡公堂
作者:刘文博、陈泽鹏、邵泽东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2-14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农旅融合引客来
俯瞰东河区天禾稻田画。 高 旭摄 列位少侠请就座,此处为大唐年间北方一处避世桃源随着一阵游戏导语的引入,游客被带入特定情景中,来一场身临其境的体验。每逢节假日,不少游客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阿都赖村这座风光旖旎的村落,感受古村实景、综艺类、换装演绎的沉浸式剧本杀《阿都赖的隐秘传说》。 在这场游戏中,游客可身着古装,或握扇或佩剑,穿行于阿都赖村的桃李园林和蒙古包等地,在刺激的
作者:张 枨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期:2023-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