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文昌街道东风里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延伸到“网”、落实到“格”,创新“红色网格+”社区治理体系,织密织细“红色网格”微网眼,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健全红色网格体系,让党的领导“一根钢钎”插到底
东风里社区成立于1992年,社区面积0.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212户5635人,党员34名。近年来,社区党委以“便于引领、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为原则,坚持网格“塑形”、党建“铸魂”,打造党建引领下的全科网格管理模式,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五级组织架构,在7个网格全覆盖建立党支部,下设14个网格党小组,将97名楼长、219名单元长和党员志愿者全部纳入网格,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组建一支500余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引导党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为网格化管理注入“红色基因”,将党的“钢钎”插在最基层,把党的声音传递到最“末梢”。
创建“四微”宣传平台,组织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当起“小网红”、做起“宣传员”,精心编制“微播报”“微视频”“微课堂”“微心愿”,依托朋友圈、公众号、社区网格微信群等渠道,及时播发党的最新政策,宣传社区好人好事,讲授实用生活技巧,收集居民各类诉求,在整个社区凝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共识。
创新红色议事机制,构建居民共治新格局
充分尊重居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鲜活智慧,不断把集中民智、汇聚民力的过程转化为推动工作、促进和谐的动力。创新实施“13579”红色议事工作法,坚持一个核心党建引领,在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红色议事厅”,为居民说事、议事搭建平台。
建立分别由网格党小组组长、网格党支部书记、社区党委书记担任议事长的微议、众议、域议三级议事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报到单位、社区党员、居民代表、业委会成员、物业企业五方召开联席会,按照“确定议题、选择平台、形成方案协商议定、落实结果、群众评议、组织实施”“七步流程”,解决好民生保障、社区民意、矛盾纠纷等“九类事项”。
对辖区内的一些难点问题,社区党委及时上报街道党工委,由街道党工委“吹哨”相关部门下沉社区一线解决,确保小事不出楼门栋、一般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近年来,通过红色议事工作法,先后解决富裕家园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东风里三段小区居民房屋跑冒滴漏、至道庄园二期供暖管网改造等各类“疑难杂症”500余个,民生热线满意率和工单量实现“一升一降”。
打造精细服务链条,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社区党委始终以深化区委部署开展的“初心印蓟”活动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模式,建立“1132”网格精准包保机制,用“绣花”精神做实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家门口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突出把“四失五类”群体作为重点关注包保对象,为所辖11个小区中114名残疾人、困境儿童、失独人员、精神障碍患者、孤寡老人、低保、特困人员、独居人员每人建立1套包保工作台账,成立1个包保工作组,确定3名包保工作人员,实施2项帮扶工作项目,做到每日关注、每周关爱、每月关心。
扎实开展“敲门行动”,在空巢、独居老人中,创新开展“代理儿女”服务,制定三大类27项暖心项目清单,既包含个人卫生清洁、大件衣物清洗、家用设备维修等服务项目,同时包含观看温情电影、接老人到家中过年等情感陪伴类项目,通过老人点单、党员干部领单的形式开展温情守护,真正的将党员干部的初心印在居民群众心中。
丰富共建共享载体,激发基层治理新效能
区委着眼加强社区基层治理,在落实入列轮值、“双报到”等规定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开展选派区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社区锻炼活动,既充实社区人员力量,让干部在一线得到锻炼,又让干部切身感受社区一线工作,更加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在区委领导下,社区党委始终注重发挥同心圆作用,扎实开展“九送九进”共驻共建活动,每季度最后一个周安排共建单位深入社区,集中开展环境整治、上门服务等为民服务活动。
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从“查”“看”“访”三方面做起,每日深入排查环境卫生、安全隐患、辖区防疫等方面存在问题隐患,看独居老人可视门铃、居家隔离人员管控等情况,深入访常住户、空房户、出租户,及时更新居民底册,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扎实推进机关党员入列轮值、党员领导干部包保网格、“初心印蓟”联点访户等任务落实,专门编印在职党员《入列轮值手册》,制定细化底线任务清单,安排每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入列报到时,完成5篇工作日志、至少走访5户“四失”“五类”社区居民、为居民办1件实事,以及提出1条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意见建议,最大程度调动每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