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刘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踔厉奋发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执着和坚定,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谋划复兴伟业、擘画强国蓝图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我们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重要历史关头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开好党的二十大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要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不断增强“两个维护”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10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以“东升西降”为显著特征的深刻调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10年,我们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时适度微调预调,注重增强政策效能和精准性,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国家财政实力日益壮大。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11.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0.3万亿元,年均增长6.9%;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12.6万亿元扩大到24.6万亿元,年均增长8.5%;教育科技、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得到有效保障。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我国宏观税负从2012年的18.7%降至2021年的15.1%,10年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8.8万亿元,今年预计进一步减税退税降费约2.64万亿元,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财政赤字规模适度,赤字率处于合理区间,有效应对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显著低于全球和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确保财政自身健康、可持续,为应对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留出了足够空间。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历史罕见的巨大冲击,采取扩大财政赤字、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一揽子政策举措,为恢复经济赢得主动,我国成为当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实践证明,核心就是力量、就是方向、就是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非凡的远见卓识掌舵领航、定纲指向,惊涛骇浪中坚如磐石,风险挑战中运筹帷幄,是当之无愧的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时代的领路人。前进道路上,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财政部门要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体现在理想信念、政治生活、立场定力、担当作为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信赖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真正做到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以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财政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财政资源配置、政策供给向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用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提升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和意愿。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从2012年的4452.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676.7亿元,同时制定落实一系列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支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不断提升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加快完善生态保护补偿体制机制,持续增加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多措并举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深化对外财经务实合作,加强多双边财经对话,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事业保障,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回答。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确保财政改革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断开创财政改革发展事业新局面。

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财力保障的同时,财政部门充分认识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着力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税制度,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深入推进。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加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强化财政资源统筹、规范预算支出管理等方面重点突破,逐步建立具有“四梁八柱”作用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不断深化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坚持“开前门”和“堵后门”并举,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存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稳步缓释。坚持依法理财,出台施行预算法和修订后的预算法实施条例,财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实践证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前进道路上,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财政部门要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接续奋斗,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千年期盼。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台一项项惠民政策,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财政部门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怀“国之大者”,不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发展中推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宁可少上几个大项目,也要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脱贫攻坚8年间,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经费,确保人民群众不因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4%以上,并对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持续加大卫生健康投入,加强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等方面建设,着力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连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启动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大力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实践证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财政部门要坚决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做大“蛋糕”,努力分好“蛋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全方位、深层次影响,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财政部门清醒认识到,新的赶考之路上,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越是成就辉煌、赞扬声很多的时候,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当前,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地方,往往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高风险领域。财政部门掌管着国家的“钱袋子”“账本子”,容易成为权力寻租的对象。只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强化权力制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才能有效防止腐败滋长,真正做到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

实践证明,没有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个高度团结、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在困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党群关系,就不可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赢得历史主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财政部门要始终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不断强化对财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可能滥用财政公权力谋取私利的问题时刻警惕、严防死守。同时,进一步履行好财会监督职能,严格财经纪律,在加大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强化各环节制约制衡、严防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更强大的制度保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充满信心、充满底气。财政部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争先,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阔步前行。

上一篇:喜迎二十大|北京大兴:用好联村党总支“金钥匙” 打开乡村“振兴门”
下一篇: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大比武活动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