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区东平镇党委聚焦“党建+多元共治”,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微网格为抓手,以基层善治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实施“邻聚力”行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红梅驿站”党群服务(站)点等阵地,大力推进邻里党建“五邻工程”建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有效提升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的“战斗力”,持续发挥社区和在职党员队伍的“带动力”,着力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动力”,让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不断提升。
“邻里学”,掀起社区共治新热潮
将抓党建作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整合政府、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通过党总支带着网格学,网格带着楼组学、党员带着党员学,党员带着邻里学,打造党群一心、邻里共治的温馨社区。线上依托“智慧党建”“睦邻学社”等服务平台,开展党史学习、疫情防控、普法教育、健康咨询、心理疏导等微课堂,打破时空和地域限制,进一步拓宽宣传教育覆盖面。线下用活党群服务中心、“红梅驿站”等“家门口”阵地,开展“党课开讲啦”“红梅周周荟”“乐活育青同心荟”等学习微活动,以邻里活动“零距离”,提升社区治理“邻聚力”,实现社区治理能力更强、服务成效更实、文明程度更高的新愿景。
“邻里帮”,打造社区共治新模式
区域化党建聚合力。共建单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邻里”身份发挥自身优势,动员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双报到、双报告”“双联系”等活动,主动在社区亮身份、作表率,充实社区力量,提升服务能力。品牌打造聚“友邻”。居民区党总支根据社区实际,立足社区志愿服务,打造“同楼帮”“五星助老网”“孙阿姨”助老服务志愿队等党建服务品牌。动员社区党员、小组长、楼组长、志愿者骨干等人员,深度参与疫情防控、矛盾调解、关爱帮扶等社区治理各项工作,为建设和谐美丽社区奉献重要力量。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同楼帮”志愿服务队为全镇独居老人,提供代配药、关心关爱等服务1200余次。
“邻里乐”,激发社区共治新活力
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们的节日”,以党群服务中心(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等为宣传主阵地,开展合唱、舞蹈、沪剧、DIY手工课堂等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拉近邻里距离,强化邻里纽带。特色活动融洽邻里情。组建老兵合唱团、门球队、钓鱼队、象棋队、“军嫂俱乐部”、老年模特队、老年宣讲队、广场舞蹈队等队伍,进一步提高社区凝聚力、亲和力和号召力,让居民走出自己的“小家”,融入社区的“大家”,切实提升辖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邻里议”,“议”出社区共治新格局
探索社情民意收集和研处机制。深化党建微网格工作,以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关党员“双联系”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组建民情联络员队伍,在党群服务阵地设立居民接待室和意见征求箱等方式,进一步健全民情联系网络,拓宽诉求反映渠道,及时倾听党群心声,掌握民情民意,让矛盾化解在楼组、解决在基层。优化“邻里议事会”制度。深化“相约星期四,谈谈天下事”党建品牌,坚持“有事必议,有议必果,有果必评”原则,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身边事”,定期邀请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参与议事,协同研究并提出建议解决方案。目前,已通过“邻里议事会”,妥善解决了林风公路沿线休息座椅较少、风伟三四村底楼空调防护网具有安全隐患等问题。
“邻里治”,引领社区共治新风尚
多元共治推进社区“微”更新。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坚持“党组织打基础、代表提意见、群众定公约”原则,通过“线上+线下”邻里会议,“议”定无疫小区创建居民自治公约。深化“美好社区先锋行动”,以党建引领助力民心工程,统筹“三驾马车”,在风伟新村23号楼试点建设“食材小花园”,充分调动居民、业委会、物业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积极性,推动小区实现共治、共建、共享。党建微网格推进社区“邻”守护。发挥网格党支部作用,以工作团队、服务团队、志愿团队、联勤联动团队“四支”团队为抓手,凝聚网格党员、居民骨干、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开展近邻守护,激发邻里情怀,不断增强社区治理“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