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代表,安徽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冬云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倍感振奋:“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政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民政服务对象的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努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更高、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足。”10月19日,张冬云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报告,最触动您、让您印象最深的有哪些方面?
张冬云:作为一名民政干部,在学习报告的过程中,萦绕心间、感悟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渝的人民情怀。“人民”是报告的高频词,“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讲到这里,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正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还讲,“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字字句句都浸透着深切的民生情怀。
总书记到全国各地考察,看的是老百姓的房、唠的是老百姓的家常,进社区、进学校,看望老人、了解困境儿童学习生活,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正是在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党才能领导人民推动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在新征程上做好党的民政工作,要更加自觉地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一件件民生实事和关键小事,用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的工作实绩,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保障,让民政服务对象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有甜头。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进入新时代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期间,安徽民政做出的成绩、积累的经验,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打下了怎样的基础,做好了怎样的准备?
张冬云:十年来,安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从一个省域见证了新时代的民生之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今年拿出150亿元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其中就有民政的“老年助餐”行动,小切口惠及大民生,老年人纷纷“点赞”。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就老年助餐、社会救助动态调标、残疾人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等工作多次作出批示、进行调度,这些民生实事一件件落地落实,真正惠及了低保对象、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今年全省广泛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省委书记郑栅洁、省长王清宪带头捐款,2800多万元善款解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更在全省营造起向上向善的慈善氛围。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徽民生保障实现了新跨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484万贫困人口过上小康生活,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至2.34。
民政系统创造的民生实绩,是非凡十年的生动缩影。
——十年来,安徽民政基本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孤老残幼”等420万名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前不久,涡阳县的朱女士给我们寄来感谢信,讲了她在民政社会救助核对机制的精准识别下,享受低保政策、生活得以保障、孩子学业得以继续的经历,表达感激之情。我们构建起“1+8+N”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主动救助、精准救助能力明显提升,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保障标准增幅分别达到110%、295%和211%,累计救助 3029万人次。特别是脱贫攻坚战中,全省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83.7万人,其中106.6万人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22%。
——十年来,全省城乡社区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扎实有力,1.8万个城乡社区长期和谐稳定,18万名社区工作者、3.6万家社会组织、345家慈善组织在为民服务特别是近3年来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坚实作用。泗县6月底发生感染超1300例的新冠肺炎疫情,短短十多天时间,全县10轮核酸检测结果复核完毕,实现社会面清零。这样快速有力的疫情防控成效,得益于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的提高。去年,全省新一轮村(居)“两委”换届顺利完成,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十年来,基本社会服务提质增效,“一老一小”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省委、省政府部署老年助餐行动, 一餐饭暖胃更暖心,老年人真正感受到了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的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全省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到38.4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总面积达到270万平方米,建成老年助餐点6018个。数以万计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得到“养治教康安”综合保障,成千上万的困难学子得到救助帮扶,40万名孤弃、困境、留守儿童在祖国的蓝天下茁壮成长。全省婚丧服务水平也持续提升,移风易俗更加深入。
进入新时代的十年,安徽民政持续发力,交出了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新征程上,我们将全力以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继续展现民政作为、贡献民政力量。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安徽民政将如何立足本职做好民生服务工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张冬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开展困难群众保障、基本养老服务、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基层社会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民政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要抓紧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我们将锚定“全国民政走前列 省直机关争一流”的奋进目标,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服务工作,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措施,解决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急难愁盼问题,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一项一项抓好落实、一件一件扎实推进。
一是兜住兜准兜好底线,重点就社会救助大平台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集中照护等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众更有保障。二是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在规范村级事务、发挥新一届村(居)“两委”班子作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中更好发挥民政作用,让城乡社区成为和谐温馨的美丽家园。三是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特困老人服务,近期重点推进“老年助餐暖民心行动”、扩大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让1200万名江淮老年人晚年生活更有品质。四是加强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在困境儿童救助帮扶、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等方面重点发力,守护孤弃、困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五是提升婚丧服务能力,重点推进婚俗改革、婚姻登记市内通办和跨省通办,持续做好年均70万对婚姻登记服务,让结婚成为所有新人幸福生活的新起点;在公益性殡葬设施全覆盖方面加大力度,让逝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六是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推动安徽行业协会商会发展“1+8”政策体系落地见效,让社会组织成为参与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蓬勃力量。七是壮大慈善事业,全力实施“善行安徽”行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让慈行善举成为6100万名江淮儿女追崇的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