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1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用实干与奋斗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肖必忠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稳中求进,用实干与奋斗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市民政局先后荣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先进集体、广西壮族自治区居家养老工作先进单位、桂林市“十三五”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并连续9年获得桂林市政府绩效管理优秀单位。

强化兜底保障,基本民生更有温度

强化制度衔接,“一盘棋”布局。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桂林市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造成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降低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人口等进行重点摸排,对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强化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提升,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桂林市开通12345政务服务“社会救助热线专席”,并构建“大数据+网络化+铁脚板”和县、乡、村、社会力量四级联动经办服务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建立两项机制,“一把尺”衡量。一是建立分层分类救助机制。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开展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运用不同救助政策实施兜底保障,形成综合救助格局。二是建立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目前,桂林市已建成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将“按户施保”与“按人施保”有机结合,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已纳入39.7万余人。

抓好三项工作,“一体化”推进。一是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专项行动,杜绝因“脱保”“漏保”等造成的规模性返贫。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流程无纸化,推广应用社会救助网上自助申请平台,更加便民利民。三是强化问题整改,聚焦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发放审计,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一县(市、区)一主题、一问题一方案,对账销号管理。

系统谋划推进,养老服务更有热度

高点定位,系统谋划。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目标,桂林市民政局抓住发展机遇,制定《桂林市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桂林市大健康产业“十四五”规划》《桂林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打造优质康养、医养、旅居养老品牌,使桂林旅居养老成为更多人的目的地。

夯实基础,完善设施。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长期照护、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助餐助洁等社区养老服务,打造“街道—社区—小区”三级衔接有序、功能互补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采取将城区空置公有房产划转民政部门使用,同时动员开发商无偿提供一批、发动公益事业捐助一批等方式,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创新模式,优化服务。桂林市民政局指导各地充分挖掘康养优势资源,根据不同资源优势,推动大健康和文旅项目多业态差异化建设发展。以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为目标,按照立标准、促服务的思路,加快服务标准化建设,以更高的服务质量、更优质的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带动全市康养产业升级发展。

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更有深度

统筹推进,打造新引擎。桂林市持续推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一核两委一会”乡村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后半篇文章,健全村(居)委会下属委员会,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构牌子和证明事项,编制实施村(居)委会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减负事项、负面事项4张清单。

完善机制,凝聚新活力。桂林市通过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市社会工作促进服务中心、县级乡镇(街道)社工站指导中心及12家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社工机构的内部督导机制,形成市—县—机构三级督导服务体系,引导更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添新活力、汇聚新能量。

扩大参与,创新新模式。桂林市大力推广“一组三会”、网格化管理、村级议事协商等基层治理创新实验,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动力和活力。

新时代新征程,桂林市民政系统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坚定有力的步伐跑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