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树品牌强龙头延链条 中原大地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阳春三月,本网记者走进河南省兰考县实地探访,在中原大地广袤的田野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呈现新图景。

树品牌 古琴制作奏出“富民新曲”

春风融融,沃野复苏。走进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七贤琴坊老板孔海广正通过手机与省外客商联系业务,从事制琴行业20多年的他,现在已经把古琴卖到了全国,“这正准备在四月份举办的全国古琴制作大赛上一展技艺。”

古琴制作带动村民蹚出了致富路。民族乐器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像孔海广等一批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现在的年产值达到了300多万元。”孔海广说,像他这样的制琴作坊,村里还有好多家。

古琴制作造就了一个村的蝶变。徐场村村委会主任徐永顺介绍,近年来,该村依托300多亩的泡桐种植资源,大力发展民族乐器产业,一年卖出7万张琴,产值已达1.8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乐器村”,90余户村民约300人吃上了“乐器饭”。

制琴师周留杰正在完成制作古琴的最后工序。人民网记者 李栋摄

品牌的树立带来的是村民共同富裕。“现在是制琴的最后几个步骤,涂抹完腻子,再刷上漆,今天这把琴就基本成型了。”40岁的制琴师周留杰对手里的作品颇为得意,曾经做过木工的他,从2000年开始转行学做古琴,随着技术的增长,收入也水涨船高,一年经手的琴超过100张,月收入已经1万元有余。

“对创业人员扶上马送一程。”兰考县副县长刘九玲表示,通过出台乡土人才政策,叠加引入对脱贫户无息贷款的金融“活水”,必将让当地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接下来,还要大力发展网络销售,利用逐渐便利的交通网络,把村里的琴卖到全国各地。”徐永顺说。

强龙头 蜜瓜成为致富“金疙瘩”

春分刚过,兰考县葡萄架乡贺村集村的蜜瓜秧苗已破土而出,吸收着阳光的滋养。“今年种植了2个温室大棚,共计40亩。按照亩产5000斤-6000斤算,今年的收入能达到40万元。”44岁的瓜农王得建站在瓜棚边,掰着手指给自己算了一笔账。

曾经的王得建也是南下广州打工大军的一员,收入不过4000元左右,而且难以照顾家人。2017年开始,王得建依托当地沙性土地资源,也开始了种植蜜瓜的过程。

王得建家的瓜苗已破土而出。人民网记者 李栋摄

起初,既没技术又缺资金,一时让王得建犯了难。“难题肯定有破解方法。”王得建介绍,通过政府给予的补贴资金和农业专家的集中培训,这几年蜜瓜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想再增加40亩种植面积。”说起将来的打算,王得建信心满满。

王得建只是从事“甜蜜产业”的一个缩影,现如今,村民越来越意识到集中抱团发展的重要性。葡萄架乡党委副书记李超杰介绍,该乡种植的6000亩蜜瓜,年产值已达到1.3亿,带动了2100户村民致富。“下一步,将以种植技术、专家培训、小额信贷为抓手,在2023年现有种植规模基础之上再发展1000亩,力争产值达到1.5亿元。”

延链条 梨果产业飘香振兴路

阳春三月,兰考县何寨村的万亩梨花葳蕤飘香。何寨村酥梨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万亩梨园”。

2021年起当地与科研院所合作,新种植或嫁接丹霞红、玉露香等品种50余亩,通过优化品种,提升了梨果质量,推动了当地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何寨村梨农正在为梨花人工授粉。人民网记者 李栋摄

产业是根线,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的后续发展。谈起延长当地酥梨产业链条的过程,惠安梨果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人李乾磊深有感触。

虽然当地酥梨亩产12000斤,但苦于产业链条存在短板,水果商大多愿意采购卖相好的果品,“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梨农收入并未随着产量增加而大幅增加。”李乾磊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延长产业链条势在必行。李乾磊介绍,2022年建起梨果深加工企业,用高于市场价0.2元/斤的价格,从梨农手中收购了1000吨酥梨,生产线逐渐转动了起来。“在保障梨农收益的同时,通过生产梨花茶、梨醋、梨酒等高附加值产品,打造出了当地一条完善的酥梨产业链。”

“建厂半年以来产值已达240万元,销售网络也逐渐向省外延伸。” 李乾磊介绍,接下来,将通过节庆推广、电商直播带货、大型平台销售等方式,助推鲜果销售和梨产品深加工链条延伸,让更多群众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获益。

兰考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出台系列政策和扶持措施,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乡村振兴跑出了“加速度”。

蓝图激发干劲,田野涌动生机。中原大地乡村振兴蹄疾步稳、农民生活蒸蒸日上。树品牌强龙头延链条,更多精彩故事正在这片实干的热土上演。

上一篇:梨花开 迎客来
下一篇:山东省曲阜市姚村镇统筹各村发展,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找准门路促致富 精准对接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