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积极拓展社会救助服务新形式,形成D-VIP“大数据比对(Data)+入户走访核查(Visit)+信息动态管理(Information)+个性化服务(Personalise)”线上线下联动供给模式,通过“社区云”等平台主动发现社区中“沉默的少数”,积极对接实际需求,推动社会救助从“传统救助”向“智能救助”和“精准救助”转变,不断深化契合需求的救助关爱“VIP服务”。
“好的杨阿姨,我们这就安排工作人员明天上门陪诊。”
今年85岁的杨阿姨和90岁的老伴是一户纯老家庭,杨阿姨身患乳腺癌,行动不便,但每月需多次就医,进行身体检查、化疗、复诊和配药,时间长且频次高。就诊的中山医院离家较远,外出十分不方便。且现在医院设备越来越智能化,没有年轻人的帮助,杨阿姨经常要在就诊程序上花费很长时间。新华路街道通过数据排摸和救助顾问实地入户探访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将其排为辖区重点服务对象,并根据杨阿姨需要,为其配备专业的陪护就诊团队,定期接送,全程陪同就医。
就医当天,专业陪护就诊团队开车准时来到了杨阿姨家门口,搀扶她上车后,一路护送其前往中山医院,为老人提供往返接送、挂号、看诊到检查、配药的一站式服务。
解决了杨阿姨看病困难的同时,在社区党组织的牵头下,救助顾问和党员志愿者们多次上门探访,陪老人聊天,帮助老人改善居家环境。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杨阿姨由于年老且患病逐渐不太外出,经常会感到孤独和无助。“我们感觉杨阿姨的精神生活比较贫乏,对于精神“慰藉”的需求比较大,急需社区关怀和融入。”新华路街道服务办工作人员表示。
为此,救助团队决定从挖掘杨阿姨兴趣喜好,丰富她精神生活入手。从聊天中得知杨阿姨平时最喜欢做手工,救助顾问和志愿者便定期上门邀请老人加入社区手工兴趣小组活动,通过艺术治疗的方法丰富她的精神世界和业余生活,为杨阿姨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从而帮助老人舒缓心情,提升生活信心,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
在救助顾问的引导下,杨阿姨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文体兴趣活动。通过一次次参加手工活动,杨阿姨比以往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不仅身体慢慢好转,和邻里街坊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其实,杨阿姨这样的情况在新华路街道并非是少数。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辖区内困难家庭的具体信息,新华路街道充分运用“社区云”等平台标识,建立涵盖民政救助对象、高龄独居老人和残障人群等困难家庭信息数据库,同时积极发挥党组织优势,由救助顾问带领基层党员力量和社区骨干志愿者入户走访,实地了解、深入调研社区困境家庭的需求信息,通过困境评估,实现困境人群精准锁定、救助资源及时对接,关爱服务长期可持续。
此外,街道还定期对救助顾问及志愿者们开展救助培训,对下沉的医疗资源、第三方社工团队、社区志愿者、慈善公益组织等的专业和优势进行摸底分类,形成动态“资源清单”。
如今,经过定期的入户走访,面对面观察评估收集服务诉求,新华路街道已经基本实现了需求与资源精准匹配,能够及时帮助街道各个居民区的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难题,提供如送医陪诊、健康关爱、精神慰藉、家庭保洁等个性化服务。接下来,新华路街道还将运用数字化平台和党群服务优势,为街道困难群体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