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缘,女,苗族,1991年9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红岩小学、智慧岛幼儿园支教老师。2023年9月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贵州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曾获“中国青年优秀志愿者优秀个人”“贵州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李思缘
年少有梦 心中有路
2012年大学毕业后,21岁的李思缘回到家乡贵阳支教,将自己青春最美好的11年,悉数奉献给了心中的支教梦。
时间倒转回李思缘的初中时期,那时,她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聆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当听到老师介绍贵州乡村教育的落后情况时,李思缘的心中便埋下了一颗成为支教老师的种子。
贵阳市扶风小学,是李思缘支教梦开始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她更坚定了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2012年11月,在共青团贵阳市委的介绍下李思缘来到该小学,当时,学校396个学生都来自贫困家庭,学校里60%的孩子交不起学费,连学校开支也是大问题,普通老师一个月仅有一千元的工资。在这样的境遇下,李思缘却决定不要一分钱,免费教学。
家访时,看到孩子家里垃圾随处可见,没有窗的房间里弥漫着臭烘烘的气味,她着急询问孩子们的家长在哪里。“爸爸去世了,妈妈出门捡垃圾了。”“妈妈在喂猪,爸爸在捡垃圾。”“他们在工地打工。”……听到这些,作为一名教师,李思缘心酸而无力,她决定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自此,她利用自己的社交账号在社交平台上为孩子们发起了微公益——“心房计划”,号召身边朋友、社会人士、企业家们去关注、帮助这群孩子。
“心房计划”涵盖了心房小午餐、心房书屋、心房多媒体、心房一对一、心房兴趣小课堂、心房支教团等多种微公益项目。通过“心房计划”,困难家庭的小朋友每月可得到100元的爱心捐款。此外,她还找到了爱心企业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健康饮用水,冬天为孩子们募集靴子、棉衣、手套、冬被等物资。
李思缘与学校孩子
不惧质疑 砥砺前行
“不过是想借此给自己镀金而已,坚持不了多久的!”李思缘家境还不错,刚开始支教时,身边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这些质疑来源于学校不断有老师来支教,短暂支教数月后便匆匆离去。面对质疑声,她没有动摇,坚守初心、坚持支教,共产党员的身份让她始终牢记,自己有责任为这些孩子付出更多。“有质疑并不怕,怕的是自己被质疑声影响,最终放弃梦想,我相信,我的坚持就是消除大家质疑的力证。”李思缘说。
11年来,李思缘课程最多的时候,同时在云岩区扶风小学、云岩区曙光小学、南明区晨晨小学、南明区下坝小学、南明区新长征小学、南明区建材小学六所民工子弟学校来回奔波,但她却能够做到每天按时到达,准点上课,从不耽误孩子们的课程。
2022年,她支教的晨晨小学、建材小学、自强学校学生转入了南明区红岩小学和水口寺小学等公办学校,为了保持教学的连续性,李思缘追随孩子们来到了这些学校,继续开展自己的支教工作。对她来说,让孩子们接受完整、良好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事情。
看到孩子们洋溢着灿烂的笑、拿着满意的试卷、考上心仪的学校,李思缘告诉自己:困难是公益路上最常出现的“伙伴”,克服它才能继续前行……
倾尽丹心 奉献韶华
李思缘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与孩子们相关的事情她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2021年冬天,建材小学一位名叫小宋(化名)的女孩,因妈妈癌症过世,转学回了老家。李思缘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决定驱车前往看望,和几位老师一起为小宋送去了新棉衣、零食、文具,并鼓励她要坚持学习、认真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平日里,每个假期她都会安排无偿补课;每次学生语音回课的录音,她都认真纠正并做好回课记录;对每学期已经转学了的学生她会主动寻找联系,确保孩子更换生活地点后仍在继续读书。此外,她每月还会确认“心房计划”“心房一对一”捐款、捐助回执情况,做好每次“心房小午餐”加餐的采购、各学校活动对接等工作,确保每件小事都能够合理安排,每个学生都能争取到最大的帮助。
11年来,李思缘发起的“心房计划”已有近600名学生获得捐助,最远的小学到达了新疆和田市,在人数最多的时候,节假日能收到“心房”礼物的小朋友已有近1500人,多所民工子弟学校建立了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在“心房计划”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有的学生走进了大学,有的成为了硕士研究生。同时,她组织的“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心房支教团”,目前也已经有300余名志愿者参与。
11年青春正当时,愿为支教筑梦想。李思缘一直说,民工子弟跟随父母来到城市有诸多的艰辛与不易,读书是改变他们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心房计划”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她将继续支教,做好公益,把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