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中充分肯定东北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的办学实践,并对学校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东北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坚持立德树人,继续改革创新,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大学的肯定与期望,同样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肯定与期望,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做好育人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人才培育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是我国的教育传统,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在人才问题上,德永远是第一位的,是个人成才的基础,立德方能树人。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时代新人,才能夯实人才培养的质量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作出一体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发挥教育事业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作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导向,也是检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标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只有在实践的考量中、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节点上、在国家和人民的重大需求中,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最直接的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以当代教育培养满足国家现实需求、在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用得上的当代人才。

加强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迅猛,交叉学科人才日显紧缺。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应当以政策、制度和组织机制的一体化部署来推动观念更新、工作评价和方法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动态调整优化学科设置,构建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迫在眉睫。我们要以学科建设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激发教育强国建设的动力和活力,发挥政策、制度、机制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加快推动教育体系走向系统性、综合性的集成,推动教育发展走向自信自立,推动教育活动延伸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唯有继续改革创新,方能求得面貌一新,唯有不懈探索,才能力促优势学科更实、更多、更强。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最深远的功能就是文化功能,即教育不仅能够保存文化、传递文化,而且能够更新文化、创造文化。新时代,我们所建设的教育强国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我们所建设的文化必然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踏上新征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启智润心、凝心聚力,我们的教育事业必将蒸蒸日上、更加光明。

(作者:王淑卿,系重庆市铜梁区委党校讲师)

上一篇:同心呵护童心 以爱浇灌未来——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不断织牢织密
下一篇:让冷门的古文字学不再“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