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蓬莱区民政局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持续补齐民生短板,兜住守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厚植为民情怀,兜底保障突出“五个新”
一是落实动态调整机制,救助保障标准实现“新提升”。连年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城乡低保标准从2020年的679元、486元提高到现在的1001元、800元,分别增长47.42%、64.61%,城乡特困供养标准从861元、616元提高到1402元、1120元,分别增长62.83%、81.82%。建立覆盖9类困难群众的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了保障水平稳定可持续增长。
二是聚焦群众关心关注,成立困难帮扶领域“新专班”。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联合医保、人社、教体、残联等13个部门和11个镇街,牵头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形成了强大合力。
三是明确标准扩围增效,率先出台政策实现“新突破”。在烟台各县市区中率先出台政策,明确因病、因学刚性支出扣减标准,同时,将重度残疾人单人入保政策进一步扩大到未成年人,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救助政策的可及性和有效性。
四是优化审批办理流程,推动民生服务办理“新联动”。先后完成民政局内部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与临时救助,城乡低保与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重点困境儿童、残疾人生活补贴、困难大学生等8项救助事项的联动办理,实现了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免费电量补贴、困难大学生救助等3项救助补助资金的“免申即享”。
五是提升养老服务质效,实施特困供养照护“新模式”。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首批运用PPP模式,投入2.3亿元,优化整合7处分散的镇级敬老院,集中建成1处区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优化养老机构公办民营管理模式,为集中供养人员提供高品质住养环境和规范化服务。探索“物质+服务”新模式,邀请有资质的养老服务企业在大辛店、村里集镇等乡镇开展政府购买照护服务试点,为全面推进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专业照护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紧盯多样需求,普惠服务做实“三个点”
一是聚焦养老服务“体系点”,推动实现养老普惠化。以《蓬莱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和《区级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补贴制度》为抓手,逐步将机构专业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引进德国养老企业蕾娜范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新增护理型床位80张;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全区2300多名9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居家养老照护服务。投入资金200万元,建成智慧养老云平台一处。投入资金100万元,为全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进行适老化改造,已改造200多户。在全区为分散供养、经济困难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失能半失能老人、80周岁及以上的失能老人开展“爱心助浴”活动,累计服务700人次。
二是聚焦方便群众“服务点”,加快政策数据信息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推出“公民婚育户”一件事联办举措,将生育登记、户口迁移及户口登记项目变更业务融合到结婚登记办理流程中,通过数据互联共享和内部流转,实现一窗受理。持续开展婚姻登记“扫码办”、户籍类电子证照办理婚姻登记和信息数据质量提升试点工作,有效提升办事效率。同时,深入推进基本殡葬惠民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对到蓬莱区殡仪馆办理火化手续的蓬莱户籍逝者实行惠民殡葬政策补贴“零跑腿、即兑现”的减免政策,办事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是聚焦特殊群体“关爱点”,补齐民生短板优质化。为解决流浪乞讨人员无处安置问题,建成一处区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爱心驿站”,织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网络,持续推进救助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为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保障工作提质增效,建设区级儿童康护中心1处,大力开展孤儿“福彩圆梦”、助学工程、“明天计划”孤儿体检、暖心过冬等活动,提升孤困儿童关爱服务水平。
三、创新社区治理,共治共享拓宽“三个面”
一是深化要素保障,夯实社区治理“基本面”。聚力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社区“人间仙境·幸福家园”建设工作,制定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及相关工作规则“1+3”文件,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指导22个社区开设专项账户,足额落实每个社区30万元服务群众经费和不少于6万元的社区工作经费。结合蓬莱新城四大片区规划,按照要求规划蓬莱中心城区社区121个,配建社区综合、居家养老和卫生健康服务用房135处。现有社区工作者160人,持证率达到29.8%,全面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和初、中、高三级职业津贴,稳步壮大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有效解决社区组织能力弱、专业社工人才缺乏等问题。
二是推进共治共享,构建社区治理“新局面”。依托党组织架构,建立“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自治体系及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全区社区共建立委员会110个、居民小组307个、居民代表1341人,不断夯实自治体系组织基础。积极开展社区协商实践活动,杏花苑、碧桂园等社区每月召开社区协商会议,成功调解110余起居民纠纷,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居民自治新格局。开发智慧治理应用平台和应用场景,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互联网+服务”,做好网上群众工作。与区大数据服务中心共同推进16个智慧社区建设,其中,碧桂园、海景苑、杏花苑3个成长型智慧社区达到省级验收标准。
三是优化服务供给,提高社区治理“参与面”。充分挖掘社会组织联系面广的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党员在身边·温暖千万家”活动,增设“善行蓬莱·安心护老”“社区公益大集”“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公益培训”等20多个定向志愿服务,发动30多家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500余场,服务游客10万余人次。研究出台推动社区基金发展的意见,在紫荆山、登州、蓬莱阁街道打造社工站省级示范站点3处,倡树培育“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社区专业化服务新模式。建设2处社区社工室和和谐使者工作室,助力基层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在蓬莱阁街道办事处所辖10个社区创建“社区慈善工作站”,分设10个“红色先锋慈善公益基金”,街道层面设慈善工作总站1处,稳妥推进慈善工作站“五个一工程”建设,推动慈善工作向基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