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内蒙古凉城县一村庄没有信号 村民称与外界联系太难了

“我们村里一直没有信号,电话打不通。家里有个大事小情和外面都联系不上。”10月,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曹碾满族乡南水泉村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向自治区主席反映了困扰村庄多年的通信问题。

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这是我们早该完成的农村通信发展规划目标。如今,为什么南水泉村——距离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只有140公里的村庄连电话都不通?

人民网记者日前深入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村庄展开调查。

四面环山的村庄,“驱车加徒步”进山路程艰难

12月下旬,内蒙古气温骤降,乌兰察布市平均气温达到零下25℃。记者驱车从呼和浩特市出发,先从高速行驶至山西省左云县,然后由左云县往北绕路前往南水泉村。有老乡告诉我们,从左云县到村里大概40多公里的路程,平时走大概45分钟左右,但是下雪路滑,加上又是盘山路,现在要走近3个小时。

为什么不能直接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驱车到村里?村民告诉记者,从凉城县出发,往南的盘山路太过陡峭,路面都是冰雪,根本无法行驶。

从左云县出发,一小时车程后,我们开始行驶盘山路。一路上坡,路面上积雪已经冻成冰,路的一侧沿山,另一侧就是悬崖峭壁。而在冰雪路面上,沿着盘山路一路盘旋的车轮,不时会打滑失控。即使时速只有10迈,然而还是行驶艰难;尽管安装了防滑链,车子依然几度失控。

行至距离南水泉村两公里左右的中水泉村,车子无法再继续爬坡,记者下车徒步行进。

人民网记者跟着村民徒步前往南水泉村。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人民网记者跟着村民徒步前往南水泉村。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此时山中气温为零下三十几度,山间无行人,寒风刺骨。大约半小时左右,记者俯瞰到了南水泉村——这座常住人口不足60人的自然村,坐落在山间的洼地,四面环山,远远望去,犹如一座被遗忘的孤岛。

位于山坳里的南水泉村。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位于山坳里的南水泉村。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你们怎么进来的?”当记者自我介绍后,村民非常惊讶,“这个地方下雪后路不好走,一般车进不来。我在呼和浩特市做买卖,前段时间回来看看老人,赶上大雪封山,这不走不了了。”

村里的路面依然是土路,没有经过硬化,“下雨天根本走不成”。除此之外,山路还存在安全隐患。村民告诉记者,去年一场暴雨,路面沟壑纵横,积水齐腰深。“挺吓人的。”村民张瑞峰告诉记者。

四面环山的小村庄因通讯不畅,时常与外界“失联”

记者通过采访曹碾满族乡政府得知,南水泉村是隶属于中水泉行政村管理的自然村,位于乡政府东南方向15公里左右的深山里。南水泉村常住户22户共计54人,大多数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村里的山地贫瘠、干旱,当地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不多,村民大多种植燕麦,但是产量不高。“一亩地能产二三百斤,卖400块左右,除去种子、化肥和人工,基本上剩不下什么。”村民告诉记者。

家中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守家。多年来,村里没有信号基站,电话没有信号,导致村子和外界处于“失联”状态。

记者在村民家里,手机没有信号。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记者在村民家里,手机没有信号。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村民张瑞峰说:“老年人在村里有个急事、大病,很难与儿女取得联系,打120都费劲。”

张瑞峰平时和妻子、孩子在左云县城,为了能和村里的家人通信,他自己花了300块在家里装了一个信号“放大器”。有了“放大器”,在家里固定的角落能收到一点不稳定的信号。张瑞峰表示,大概20年前,自己爷爷在世的时候,村里有几家装过无线的固定电话。但是受天气影响,信号时好时坏。如今,这样的固定电话也已经被淘汰了。

“老父亲一旦外出放羊,就完全联系不上了,万一出了事儿都不知道。”今年张瑞峰在村里通过手机APP给老人缴纳养老保险,尝试多次也收不到短信验证码。去年,他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3次反映村里用不上自来水。留言后,工程队来村里施工,水通了。“所以我们这次继续给领导反馈村里的通信问题。老百姓实在无奈,没办法了。”

村民介绍,2018年底的时候村里通了广电的网络,村民可以用微信和外界联系,但是只能在室内,一旦走出去,到了田间地头没有网的地方,又联系不上了。

“这个广电的网也是三天两头出故障。”村民孙利权抱怨,“这不从昨晚上开始,又断网了。我们和孩子也联系不上了。”孙利权的儿子在外地读书,他自己也曾在外地打工,但因为生意不好,3年前回到村里开始养牛。

“目前家中养着30多头牛。现在很多牧区都是智慧养殖了,可我们这儿连电话还通不了,干啥也不方便。要是能解决信号的问题,我想着先给牛安装定位器,这样就不担心牛走丢了。”孙利权说。

孙利权家养的牛。受访者供图

孙利权家养的牛。受访者供图

由于养牛的事业也是刚起步,几乎没有营收,家里的开销全靠孙利权妻子张三女一人。张三女在呼和浩特市打工,一年收入不到4万元。为了给牛找到销路,张三女也通过网络寻找渠道。“咱们养的都是西门塔尔牛,当地的水、草都很好,‘跑山牛’肉质好,客人只要吃过,很多都会二次购买。”

她在呼和浩特市和买家谈好了,可是回村,正赶上断网,彻底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客户打我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发微信也不回。人家以为我是个骗子。牛卖不出去,信誉也丢了。”

村里何时能够通讯畅通?

官方回复:因资金短缺,全县共有19个自然村没有信号

关于南水泉村的通讯问题,记者采访了曹碾满族乡政府。乡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南水泉村的情况我们清楚,已经报上去了。中水泉行政村下面一共5个自然村,南水泉村、中水泉村和黄土崖3个自然村有的没有信号,有的信号弱。”

12月22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通信管理局乌兰察布市通信管理办公室 (简称通管办)。通管办工作人员表示,整个凉城县有19个自然村是没有信号的。

乌兰察布市电子政务中心11月通过“领导留言板”回复显示,要彻底解决当地的信号覆盖问题,需新建一座通信基站。由于南水泉村四面环山,通信光缆等设施投资较大,当地运营企业难以承担。经通管办协调,凉城联通公司有建设意向。目前凉城联通公司正与乌兰察布市联通公司协商,尽快将建设需求和建设方案以及投资计划上报内蒙古联通公司审批,批复后施工建设。

回复截图

回复截图

记者在徒步前往南水泉村的途中,张瑞峰指着距离南水泉村不远处的山坡:“看,那就是联通来建的信号放大器,但弄了一半,到现在也没后续了。”在寒冷的雪雾之中,记者确实在张瑞峰的指引下看到了一根不长不短,像一根细细的电线杆一样的物体矗立在半山腰处。

通管办工作人员表示,南水泉村基站正在建设中,目前缺电源引入。2023年4月,在乌兰察布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有人大代表提出了题为《关于加强凉城县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此外,凉城县也有其他人大代表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目前凉城县主要有3种方式来解决信号问题。第一是运营商自己花钱。由于在山村里建基站不赚钱,让运营商去办的话,确确实实是不好办。第二是利用‘普遍服务’,也就是政府投资,运营商建造。政府投资里国家出30%,剩下的70%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三级承担。但是乌兰察布这边政府资金短缺,今年上报后‘流产’了,明年继续报吧。最后是利用好‘十四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项目,国家的项目都挺重视,利用‘十四冬’这个契机,做好通讯覆盖,路边的村落也许能覆盖进去。”乌兰察布市通管办工作人员说。

记者向工作人员提问,具体何时南水泉村能有信号?工作人员表示,“十四冬”即将召开,怎么也得明年开春,“十四冬”保障以后,也就是2月26号以后。

当记者问“现在村子里面就没有信号,广电的网络也坏了,村民怎么办”时,工作人员很无奈:“目前广电的光缆只通到各个行政村,自然村现在也没条件。我们将继续关注凉城县各村的信号覆盖问题。”

上一篇:海军基地附近“包租公”举报诡异绿光,获重大奖励
下一篇:国台办:只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岸关系就能重回和平发展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