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展万家公益基地创建工作,凝聚了一大批基本覆盖全市、基本涵盖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基本满足各类志愿服务需求的公益力量,为民政部门依法履行志愿服务行政管理职能提供了抓手,为推进志愿服务创新发展提供了范例。近期,民政部发专报介绍上海创建“公益之城”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上海市民政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万家公益基地创建工作,整合各类资源,为志愿服务搭建平台、提供支持,积极营造“人人公益、处处可为”的城市公益氛围。截至2021年5月中旬,全市建成公益基地11873家,在“公益上海”平台发布公益岗位17342个,累积发放公益护照38.1万本,万家公益基地已成为上海公益服务体系的中轴骨干。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
强化制度保障
从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畅通志愿者参与途径入手,制定《上海市公益基地创建与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和落实公益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形成了推进公益基地建设的制度保障。
健全工作机制
市民政局成立“公益之城”建设领导小组,将公益基地创建纳入市、区民政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各区民政局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民政系统带头
各局属单位、局管社会组织、慈善超市等单位积极创建公益基地、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带头申领“公益护照”,确保民政领域率先创建、全面覆盖。
做实工作载体,提升管理效能
建设统一平台
建设了上海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公益上海”,实现从公益护照领取,到公益岗位发布、公益时长记录和公益证明出具的志愿服务活动全流程在线服务。按照“命名一个、培训一个”的原则,确保公益基地有意愿、有能力使用“公益上海”平台。
纳入政务服务
将“公益基地命名”列入市民政局的行政权力事项(行政确认)、“公益护照发放”纳入上海市政务服务事项;将“公益基地命名”业务接入上海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公益护照作为政府核发证照纳入“随申办”APP电子证照库。
线上线下融合
积极推进线下“横到边纵到底”的公益基地网络,引导博物馆、高校、中学、医院、地铁公司、街镇、村(居)委会、社会组织、体育场馆、文艺团体、新闻媒体、爱心企业等各类单位创建公益基地,形成了场馆类、服务类、社区类等志愿服务阵地资源。同时依托“公益上海”的线上支持,为社会公众打造“易查找”、“可记录”、“能监督”的志愿服务平台,实现对线下大规模志愿服务信息的有效管理,促进志愿服务供需有效对接。
激发社会活力,优化运行机制
发挥政府引领作用
市民政局安排财政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公益基地设计开展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提供志愿服务岗位,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列入全市排行榜前列的公益基地进行奖励。
吸引社会资源参与
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代言宣传,扩大公益基地社会影响力。上海农商银行全市300多个分支行全部成为服务全市的公益基地网点。
完善社会化运作机制
由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公益基地建设的信息化服务、宣传推广、志愿者保险保障、“公益护照”发放、公益装备提供、积分奖励、公益产品兑换等支持保障和激励措施。
发挥公益基地作用,促进业务融合发展
上海市民政局一手推动扩大公益基地覆盖面,一手推动公益基地助力民政业务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比如,既推动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老年活动场所等创建为公益基地,也发动万家公益基地服务上海市“百万长者智能水平提升计划”,依法专业有序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既推动社区类公益基地建设,也动员社区类公益基地引导社区群众以志愿服务方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目前,全市6218个社区建立6984个志愿服务团队,54385名队员领取了公益护照,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73.4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