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7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薪火相承·寻迹闽东”社会实践队“返家乡”开展寒假社会实践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培育爱国情怀,福州大学 “薪火相承·寻迹闽东”实践队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文化的热爱,来到福安月屏山——闽东革命纪念馆,共同见证了“故乡的泥土——宁德市古陶瓷文物记忆”展览的璀璨启幕。

土地与我们一生息息相关,泥土则是我们对故乡的情感承载,实践队队员们同博物馆的老师们一同诉说福安千年的泥土故事,来加强中国文物的宣传,也借此捏出蛇年的喜庆,展示春节的形象,以福安月屏山为始,共同传承闽东之光。

古陶瓷,是时间的低语,是历史的见证。它们以泥土为基,以艺术为魂,向我们诉说着闽东大地上的悠悠岁月与璀璨文明。守护文物,就是守护民族的记忆与文化的根脉。实践队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不断提升自我,让古陶瓷的光芒照亮未来,让文物的故事在新时代继续传唱,为文物保护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队队员们在展览上倾听闽东大地上古陶瓷的人类文明记忆)

(开幕式现场)

随后,策展人雷志华馆长从“黄色与红色”、“现代与历史”、“文物与文创”三个维度同实践队队员们进行深入交流。雷馆长以黄色的泥土和红色精神为出发点,建议青年大学生,在历史与现代化中去体验文物的一脉相承,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传承闽东之光的文化自信。此次交流,不仅加深了实践队成员们对展览背后故事、闽东文物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身对传承闽东之光,弘扬爱故乡情怀的决心。

最后雷馆长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祝福大家“全家福安,一生长乐”。

(策展人雷馆长同实践队队员们进行深入交流)

随后,队员们参观闽东革命纪念馆和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探寻留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军民情深。

闽东地区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红色故事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深情表示: “饮水思源,勿忘老区。”在闽东革命纪念馆雷馆长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看着馆内陈列的件件文物,仿佛回到了闽东苏区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深切体会到闽东人民军民一心、不屈不挠、不畏艰苦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感受闽东畲乡人民为了祖国统一、人民解放、民族团结进步而英勇战斗的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曾高度概括:“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的火种之所以能在闽东大地传播,革命的力量之所以能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得以保存和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的团结。”实践队队员们同展馆的专业讲解员学习唱畲歌、念畲诗,在掌握讲解技巧的过程中了解到勇敢忠诚、朴实团结的畲族人民是红军游击队的重要依靠,在探寻闽东畲族革命文物与艺术精华的同时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队队员们在闽东革命纪念馆参观)

(实践队队员们在学革命畲歌)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队队员们深刻意识到赓续红色血脉、学习榜样力量,团结民族同胞的重要意义。实践队队长、校青马班学员刘思言说:“在此次福建省“大思政课”教学基地的学习中,我重新深刻了解了这片养育了自己的土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精神与和畲族人民对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希望革命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永远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奋进前行的力量,我更坚信“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句话会永远地写在中华大地上!”

据了解,该实践队为2025年福州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首批校级示范实践队,将围绕弘扬闽东文化、追寻领袖足迹、服务家乡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实践。后续实践队将继续团结民族同胞,传承红色基因,投身社会实践,让红色精神的火种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撒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供稿人:刘思言)

上一篇: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薪火相承·循迹闽东”实践队赴福安市坦洋村追随领袖足迹、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篇:传承非遗秦淮灯彩,青春焕亮蛇年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