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7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传承非遗秦淮灯彩,青春焕亮蛇年新春

近日,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秦淮文萃非遗组的同学们聚焦秦淮灯彩,前往南京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研究,为这一古老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璀璨秦淮灯彩,古韵今辉的非遗华章:

秦淮灯彩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东吴时期,兴于魏晋南北朝,隆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它融合了中国传统纸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艺术之长,通过劈、扎、糊、裱、拓、书、剪、画、刻、染十大技艺,共62道工序制作而成,有着“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2008年6月7日,秦淮灯彩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一盏灯彩都凝聚着民间艺人的智慧和心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当今,秦淮文萃非遗组通过制作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研,发现大众对于灯彩的了解甚少,灯彩传播迫在眉睫。

南京非遗体验馆——传统文化的璀璨新舞台:

这座集展示、体验、传承于一体的特色场馆中的展示区域是一大亮点——通过实物展示、图文介绍、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了南京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灯彩以其绚丽的色彩、精美的图案吸引众人目光。小组成员走进南京非遗体验馆,欣赏到了大师们的灯彩作品,更加坚定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第39届秦淮灯会,灯彩闪耀老城南:

第39届秦淮灯会已经拉开帷幕,老门东和白鹭洲公园早早亮灯,处处是蛇年新春的氛围。秦淮灯会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有“天下第一灯会”的美誉。在老门东,城墙脚下的粉色蛇灯《舞动中国结》成为灯会的焦点,《金蛇送财》《福蝶缤纷》《美丽蓝鲸》等多组绚丽的灯彩也引得许多游客驻足。小组成员们随机采访了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了解到虽然大部分人对灯彩文化缺少专业性的认知,但是有兴趣且愿意花时间学习了解。

非遗实践活动,传承秦淮灯彩文化:

秦淮文萃非遗组走近夫子庙的手工艺人——孙松老师。据采访了解,孙松老师是家里的第三代灯彩传承人,他不但致力于灯彩制作,而且经常授课教学,宣传秦淮灯彩。不仅如此,秦淮文萃非遗组有幸拜访了孙老师的家,在孙老师妻子的耐心指导下,小组成员认真地学习了裱糊环节,亲手体验一盏盏兔子灯逐渐成形的过程。

灯火不熄,匠心不灭——走进秦淮灯彩传承人曹真荣老师:

秦淮灯彩是老南京人心中的年味标配,曹真荣老师生于秦淮灯彩世家,传到他时已经是第三代。他七八岁就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扎灯,一生都献给了秦淮灯彩。曹老师向小组成员展示了他在灯彩教学过程中写成的教科书,他不仅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观念,还将灯彩课程开设到了世界各地。如今,曹真荣老师已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同时曹真荣老师在采访中也劝告当代年轻人应走入社会,沉住气,从简单的东西慢慢学起,把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地走好。

这次非遗秦淮灯彩之旅,不仅让秦淮文萃非遗组的成员们对秦淮灯彩有更深入地认识与了解,为手工艺人们的坚守与信仰所深深触动,更让他们坚定了将秦淮灯彩传播的决心。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一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非遗研究和传承活动,未来也将继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平台,让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到非遗保护的队伍中来,让秦淮灯彩这一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通讯员:张茜茜、饶嘉瑜)

上一篇: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薪火相承·寻迹闽东”社会实践队“返家乡”开展寒假社会实践
下一篇:福师院学子:探寻漳州古城韵,传承非遗文化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