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02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挖掘内生力量,构建长效机制 ——锦秀城三期前置性治理探索

一、背景与需求

龙凤社区由于同时具有“安置小区”、“商品小区”、“散居院落”以及其他混合小区等多类型的特征,每一类小区其资源活跃度、人际交往度、空间利用度都不相同,故在治理模式和服务内容中存在一定差异化。以“分类治理”为治理切入点,探索小区分类治理模式,加强社区物业联动,针对性下沉资源力量,引导居民当家自治,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2024年,集中安置小区锦秀城三期建成并迎来居民入住。该小区由三个地块、18栋住宅楼组成,目前已安置1462户居民,主要来自龙凤社区、正宗社区、红桥社区,统一由龙凤社区进行管理。由于居民来源分散,生活惯和社交圈子各不相同,小区内居民关系亟待重塑。更为紧迫的是,新入住居民在公共资源的维护和使用上缺乏规范意识,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出现楼道内易燃杂物堆积、电动车违规充电等、公共区域车辆乱停乱放,消防通道和人行通道被随意占用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也给社区的和谐稳定埋下隐患。在安置小区治理中,前置性介入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在小区建成初期就开展全方位的治理工作,提前规划居民融合活动、安全教育培训、秩序规范引导,以及完善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上述问题,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居住环境,提升社区的整体治理水平 。

二、目标与计划

以前置性治理方式介入,挖掘整合锦秀城三期内部力量,组建锦秀城三期自治队伍,形成小区治理公共事务有力抓手,有效激发小区治理内生力;多方联动,动员居民齐参与,共同探索锦秀城三期在公共秩序、环境卫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居民交流,搭建居民协商平台;从需求出发,针对锦秀城三期架空层进行安全环境可视化营造,增加小区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共同营造安全可视新视角。

三、实施过程

1、齐参与,搭建协商议事主平台

(1)小区自治队伍组建

充分发动辖区党员、小区物业、居民骨干等本土力量原则上,重点挖掘具有相关安全领域专业背景的人员力量。依托线上线下宣传平台,通过“招募+推荐+自荐”三合一路径,在锦绣城三期进行了全域招募,共有60余位居民参与报名,经过多轮深入沟通与筛选共计35位居民入选锦秀城三期自治队伍首轮队员名单。同时针对队伍成员以共创的形式,聚焦自治队伍组建与初期运作,协商确定队伍相关制度,推动自治队伍顺利落地与运作。

(2)小区治理机制探索

聚焦小区治理板块,充分联动辖区网格员、党员、小区物业、居民骨干、自组织代表等,收集整合多方意见,积极动员小区居民参与共创,探索锦秀城三期在公共秩序、环境卫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长效机制,构建多元参与、多方联动的良好局面。

2、营空间,共创安全可视新视角

(1)公共空间需求征集

结合线上线下平台,以问卷、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进行锦秀城三期架空层的营造需求、意见征集。共征集到161份需求,其中包括宣传教育类需求、安全场景模拟需求、社交聚会类需求以及增设休息椅等基础设施类需求。根据这些详实的需求反馈,结合小区居民、物业、社区各方的意见,开展进一步亲邻空间规划设计,提升居民生活空间的舒适度,助力构建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2)可视化营造行动

聚焦公共安全,立足锦秀城三期实际需求,对锦秀城三期1号地块5栋架空层进行了营造。在空间划分上,将其规划成亲邻文化展示区、老年文化展示区、儿童文化展示区以及安全宣传体验区四个区域,并完成了相应功能区布置。其中,安全宣传体验区尤为突出,设有以直观图文展示消防、居家、交通、网络安全知识要点的文化墙,还配备趣味互动游戏,在轻松氛围中增强居民安全意识,显著提升了小区公共空间的实用性与安全性,促进了亲邻关系的和谐发展。

(3)公共安全主题体验活动

锦秀城三期亲邻空间有展示消防安全、居家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知识要点的直观图文文化墙,还有趣味互动游戏。通过开展一系列把文化墙知识与互动游戏相融合的安全类体验活动,充分发挥空间价值。让居民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既能收获欢乐,又能对照文化墙随时学,将原本晦涩的安全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生活经验。活动为亲邻空间注入活力,吸引居民参与,激发大家对公共空间的关注与热爱,营造出安全且温情的社区环境,让居民在轻松氛围里高效掌握安全知识。

(4)公共安全主题路演

以“安全维稳、居民参与”为主要培力方向,聚焦安全共性需求,以"理论教学+实践体验"双轨模式开展公共安全路演,加强居民之间的联结度,提升居民安全意识与相关技能,营造安全和谐大屏障。

四、项目成效

1、自治队伍建设成果显著: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招募,成功组建了一支由38名成员组成的锦秀城三期自治队伍,其中具有安全领域专业背景的人员占比20%。队伍成立后,制定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职责分工。

2、长效治理机制初步建立:组织辖区网格员、党员、小区物业、居民骨干、自组织代表等召开锦秀城三期长效管理制度建立会议2次,收集整合多方意见建议,制定并实施了5大项22小项的长效管理制度,包含文明行为、安全管理、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方面,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促进小区文明行为的养成,增强居民安全意识。

3、公共空间品质大幅提升:通过需求征集,共收集到关于架空层营造的有效需求161条。根据这些需求,完成了对锦秀城三期1号地块5栋架空层的营造,划分出亲邻文化展示区、老年文化展示区、儿童文化展示区以及安全宣传体验区4个区域,营造后,居民对小区公共空间的满意度逐步上升。

五、总结、反思

1、总结

(1)以需求为导向的治理策略成效显著,通过深入了解居民需求,精准开展各项工作,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2)多元主体联动的治理模式有效激发了社区活力,社区、物业、居民、自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3)前置性治理理念的应用为解决新小区治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小区建成初期就介入治理,提前化解潜在矛盾,为小区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2、问题反思

(1)部分居民参与积极性仍有待提高。虽然采取了多种动员方式,但仍有部分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热情不高,存在“搭便车”现象。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社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整合还不够充分,未能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最大效益。

六、下一步计划

1、自治队伍培育

针对目前已建立的锦秀城三期自治队伍进行赋能培育,结合具体需求,开展个性化专题培训、实操演练。如公共安全风险识别、应急响应、风险排查、安全氛围营造等,从而夯实服务基础,逐步提升队伍专业能力。

2、微网格力量发掘与培育

通过社区活动、入户走访等途径,挖掘小区内有潜力的居民作为微网格储备力量,协助龙凤社区进行锦秀城三期网格建设,同时针对锦秀城三期网格力量开展专业培训、组织其参与实际社区事务处理等,确保其能够熟练处理日常微网格事务,如邻里纠纷调解、社区信息收集等。

3、搭建协商议事平台

结合锦秀城三期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议事规则和流程,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定期组织协商议事会议,邀请社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自治团队成员、居民代表等参与,解决回应社区实际问题,如环境整治、设施维护等

4、网格阵地打造

结合锦秀城三期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进行网格阵地的选址,以协商议事为主题,打造锦秀城三期网格阵地。

上一篇:点亮认知之光 共绘健康蓝图
下一篇:悦享“低碳” 龙栖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