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畅通无阻——无障碍通行守护者


近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畅通无阻——无障碍出行守护者”项目,以“科技+制度+文化”模式破解盲道治理难题,为视障人群出行提供创新方案。

项目拥有先进技术构建智能监测体系,运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高效感知网络。在盲道关键节点部署压力传感器(检测≥5kg障碍物)与AI摄像头(支持夜间红外成像),实现障碍物自动检测与警示,响应时间≤3秒,识别准确率超90%。优化“随手拍”小程序,集成OCR技术自动识别桩号,形成“上报-派单-处置”闭环,处置周期从2小时压缩至30分钟内,效率提升70%。整合传感器数据、公众举报与GIS地图,生成实时占道热力图,动态分级派单,重庆试点核心区盲道占用事件响应率达100%,执法效率提升70%。采用BDS/GPS+霍夫变换算法开发智能导盲系统,语音与震动双反馈提示障碍物,误报率≤5%,500名视障志愿者测试体验显著提升。

还在等APP图片项目构建“技术+参与+教育”生态。游戏化机制设虚拟宠物养成,用户通过举报、科普积积分,兑换公交折扣等权益,对接“城市文明积分”,市民参与率提升40%,举报准确率达95%。打造沉浸式教育:VR黑暗体验馆让超5000人次感受视障困境,85%体验者认知提升;联合残联拍摄纪录片播放量破10万,AR课件覆盖100所中小学,青少年护盲意识前测后测提升60%。建立“信用积分+红黑榜”管理200余家商户,红榜享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接入政府“一网统管”平台,执法检查每周2次,AI监控覆盖核心区80%路段,形成常态化治理。

1747035165019.jpg

项目实施的社会价值以及未来展望,将重庆试点区域盲道完整率从62%提升至89%,运维成本降低40%,违规占用月均下降15%,视障出行环境显著改善。未来将拓展智能盲杖、无障碍导航等服务,深化技术应用,推动残健共融从设施平等向文化认同迈进。该项目以科技守护出行,用创新传递人文关怀,为城市无障碍建设贡献高校智慧,其模式有望为全国盲道治理提供借鉴,助力构建更包容的城市环境。( 作者:余宛玲、李智敏、钱玉洁、罗丹、彭楠鑫)

 

上一篇:“畅通无阻——无障碍出行守护者”项目圆满收官,科技助力视障出行新变革
下一篇:“三维靶向”防心贴:中医智慧为心血管健康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