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1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青春健康实践的破圈之道——泉州轻工职业学院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项目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项目连续五年获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立项,项目精准构建“1+2+3+4”同伴教育志愿服务体系,通过组建1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打造晋江市首个“高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基地”和“高校禁毒宣教室”2个融合性宣教新平台;建立“学校(大中小)+社区(覆盖10个乡镇社区)+政府(晋江计生协会、疾控办、公安局禁毒大队)”三方联动机制;构建“服务—赋能—创新—传承”四位一体服务模式,逐层级、多方位保障青少年青春健康服务覆盖需求。

社会服务层:需求导向的“精准滴灌”实践网

项目聚焦青少年群体,以“校园+社区”为抓手,以“阶梯式教育网络”形式,与多个学校、居民社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打破传统说教框架,以“沉浸体验+同伴参与”形式,面向小学(启蒙层)走进西滨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生理课堂”“心理护航”“成长规划”等课程,通过卡通绘本、身体保护游戏(如“红绿灯隐私部位”互动)普及生理常识。面向中学(引导层)走进晋江市实验中学、工人文化宫,以“悦纳自我”“社会性别”“人际边界”为主题开展同伴教育,开展情景剧扮演(如我校原创《幸会·性会》剧本杀体验艾滋病防治)、辩论赛,培养批判性思维。针对大学生(深化层),聚焦“性行为决策”“婚恋观”“生涯规划”,推动理论实践融合。在社区(实践),走进井边居委会、西园街道青少年宫等地,通过设置“如何预防性侵”“正确看到性”“青少年成长”创意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家庭咨询服务,形成“启蒙—引导—深化—实践”全链条培育模式,其中课程结束后面向授课群体发放“课程反馈表”,积极复盘调整课程。

专业赋能层:校地企联动的“实战练兵”计划

项目立足福建,设立“禁毒反诈先锋”专项服务队,依托我校晋江市首个“高校禁毒宣教室”、中国移动晋江分公司、晋江市公安局,形成校地企联动,前期参加由晋江市公安局禁毒大队主办的“晋江市禁毒主题联学活动”,学习禁毒反诈专业知识学习,确保成员了解掌握毒品预防教育知识和常见高发电诈案件手法特点后,团队走进西园街道青少年宫、西滨镇中心小学等地开展《青春清醒保卫战:把毒品挡在结界外》等主题宣讲10余场,提升禁毒反诈宣传的能力。同时面向全国,开展“省内+省外”跨区域调研实践,在多个省市开展“禁毒+反诈”板块的社会调研,通过线上线下,组建调研团队深入泉州、安徽等地的学校、社区访谈200余名人员,团队深入探讨了青少年禁毒反诈宣传工作中的难点与挑战,形成《大学生反诈禁毒宣传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破圈传播与代际共鸣》,与多地禁毒部门共享数据,并精准施策拍摄禁毒反诈短视频12部。

数字创新层:虚实融合的“元实践”平台

我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服务队构建“线下+线上”立体传播格局,积极对接晋江市计划生育协会等政府资源,线上联合打造十六期以“成长之道+沟通之道”的线上栏目《健康超充站•青春同伴说》,利用新媒体智慧普及,与同龄伙伴分享从身心调适到情感交流,用最贴近青春的视角与你聊聊那些“成长必修课”,提升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线下服务队创新设计“科技赋能”板块,以“AI+同伴教育”为主体,用项目吉祥物制作AI动画短片,设置“人生规划挑战赛”“我的身体你别碰”等互动实践环节,巧妙选取“预防性侵”等场景开发主题教具,通过寓教于乐的拼图游戏,解锁宣传教育“新玩法”,让小朋友在动手实践中听得懂、记得住。项目实施以来,已累计研发特色教具3套,制作动画2部,通过沉浸式体验成功推动青春健康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文化传承层:“在地化”文化基因唤醒行动

服务队打造“沉浸式文化实践”,依托“闽南红砖古厝+晋江市花白玉兰”等特点,设计极具闽南特色的双IP形象,原创本土文化品牌塑造,获得晋江市计划生育协会近万元资金支持,并推出创作出贴纸、钥匙扣、海报、宣传册、展板、日报、帽子、服装、抱枕等9类文创作品。其中,泉州作为闽南语的发祥地,团队特别策划的“普通话+闽南语”方言短视频《青春同伴说》目前定期更新6期,以“快板”“童谣”等形式融合地方方言闽南语讲述青春健康小故事、知识,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平台推广,获得老年人、小朋友的喜爱与传唱,在社会内形成稳定阅读群体,累计阅读量突破30000人次

服务队自项目开展至今,在晋江本地建立定点服务社区两个,联系中小学校五个,组织成立“晋江市青春健康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基地”,面向老年人、大学生、中小学生和社区工作者家长四类群体,累计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20余场次、禁毒反诈宣传活动10余场,形成25套课程资源包、研发特色教具3套,参与民众达3000余人。服务队积极构建新媒体矩阵,依托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青春健康专栏《健康超充站•青春同伴说》16部、制作动画2部、原创沉浸式剧本杀《幸会·幸会》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1部;禁毒反诈专项活动中拍摄作品12部,累计浏览量突破十万次;设计双IP形象,推出创作出贴纸、钥匙扣、海报、宣传册、服装、抱枕等9类文创作品。我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服务项目,形成了可持续的“实践-发展”双循环,以“解决真问题、创造真价值”为核心,通过技术杠杆撬动传统实践瓶颈,打造“服务可量化、技能可积累、文化可传承、成果可持续”的新一代实践范式。(供稿: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孙文武)

上一篇:高交会打造“科技强县展区” 县域经济迎来创新发展新引擎
下一篇:名医齐聚安阳 “双规范”精准赋能 共守基层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