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山东理工大学梦之起航实践团“初心・1932”红色印迹馆 追溯革命星火传承红色基因

 

7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 “梦之起航” 实践团以 “追溯革命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为主题,赴新威附路历史文化街区重要节点 ——“初心・1932” 红色印迹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展馆参观、史料研读、交流感悟等形式,探寻环翠地方党组织在各个历史时期风云激荡的革命历程,将实践学习与红色基因传承紧密结合。

走进红色印迹馆,泛黄的革命传单、锈迹斑斑的步枪、磨损的革命徽章在展柜中静静陈列。展馆以 “星火燎原” 为主线,通过 “游子回归”“民众觉醒”“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等单元系统铺展历史长卷,清晰展现着环翠区第一名党员、威海卫第一个党小组诞生的光辉历程。在 “星星之火” 单元复原的早期党小组活动场景前,实践团成员驻足良久 —— 狭小的院落里,八仙桌旁摊着泛黄的进步刊物,墙角的咸菜坛子与油灯构成简朴的生活图景,墙上模糊的革命标语仍透着当年的炽热。“这就是老一辈共产党人舍生忘死的起点,” 实践团成员王薪棋感慨道,“没有轰轰烈烈的排场,他们用赤诚之心点燃了胶东大地的革命火种。

展馆深处,老船厂的锈迹扳手、陶瓷厂的老式模具与革命史料一同陈列,诉说着红色文化与街区文化的交融共生。实践团成员在 “百姓故事活动基地” 看到一组珍贵照片:1950 年代的工人夜校里,身着工装的劳动者正围着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世纪的青少年研学活动中,孩子们在老物件前聆听革命故事。“从革命年代到新时代,红色基因始终在这片土地上流淌。

活动最后,实践团全体成员在“初心·1932”红色印迹馆合影留念。展馆内青砖灰瓦间仿佛仍回荡着当年的革命呐喊。此次探访对实践团成员而言,既是一次对地方党组织奋斗史的系统学习,更是一场对革命精神的深刻体悟。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老一辈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舍生忘死的事迹不该被淡忘,这种 “星火燎原” 的精神力量更值得永远传承。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将这份红色记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中感悟革命先辈的赤诚品格,在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未来,梦之起航实践团将以此次活动为基础,继续围绕红色历史与地方文化开展实践。计划将本次参观收集的资料整理成图文故事,在校内举办主题分享会,让更多同学通过详实的文字与珍贵的图片,直观感受环翠党组织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同时,结合展馆提供的历史线索,深入挖掘威海本地革命故事与街区文化交融的案例,通过校园新媒体平台,以青年视角进行生动传播,让 “星火燎原” 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此外,还将把革命精神的学习感悟融入后续实践活动,无论是参与志愿服务还是开展社会调研,都以老一辈共产党人 “舍生忘死、赤诚为民” 的精神为指引,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记忆,让这段承载着初心与使命的历史在新时代被更多人铭记。

“传承红色基因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让历史照进现实。” 实践团队长荣梓翔在总结时强调。此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八十余年前革命先辈用热血点燃的星星之火,正是今天青年应接续传递的精神火炬。

(山东理工大学:由德方)

 

上一篇:乡约沃野启新章,青春赋能山水间 ——走进小傍水崖村书写“三下乡”实践答卷
下一篇:地大学子老河口行:农家书屋点亮乡村文化振兴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