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乡村振兴”青春实践团: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重要发展部署,为响应号召,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乡村振兴”青春实践团,在组长闫佳兴以及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腰山村村领导以及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于2025年暑期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先后走腰山村各个企业单位以及家庭。旨在深入乡村,了解产业、乡风、教育实际情况,以学生实践助力乡村发展,探索校地合作服务乡村振兴路径,厚植家国情怀。

对接熟悉阶段 乡村振兴”青春实践团抵达乡村后,我小组第一时间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腰山村姑子庙村“两委”开展工作对接。通过座谈会形式,村“两委”详细介绍乡村产业基础,涵盖传统种植养殖规模、特色乡村企业经营范畴;随后,实践团成员分组走访乡村主干道,查看道路设施、交通流量;调研文化活动场所,了解场地功能、使用限制,全面熟悉乡村环境,为后续实践锚定方向。

调研摸底阶段 产业调研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大棚与乡村企业车间。首先到访闫家兄弟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扎赉特旗资农粮米合作社,在种植养殖基地,与经营者深入交流,询问作物品种选择、养殖模式;在乡村企业,聚焦生产流程、市场销售、品牌建设,挖掘产业发展痛点。

教育调研分队走访乡村学生家庭,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与家长沟通学生学习情况、教育需求,观察学习环境,为教育帮扶找准切入点。教育实践聚焦“补教育短板”,课业辅导针对学生薄弱学科,定制个性化辅导计划;素质拓展课程引入手工制作、户外探索等内容,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协同完善村规民约,细化邻里互助、环境卫生等条款,补充奖惩措施,增强规约约束性与引导性。持续走访贫困户,为贫困老人送上白面等生活物资,除物资慰问,后续社会资源,长期关注生活改善。

此次实践,是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于乡村而言,学生实践虽难一蹴而就解决深层问题,但以“轻骑兵”姿态,为产业、乡风、教育注入青春活力,激发发展新可能;于学生而言,走出校园“象牙塔”,在乡土大地经风雨、见世面,读懂乡村振兴的复杂与迫切,锤炼了实干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未来,需构建“长期化、专业化、协同化”实践机制:长期化,建立实践基地,实现项目迭代延续;专业化,加强学生专业培训,匹配乡村多元需求;协同化,联动学校、政府、企业资源,形成帮扶合力,让青春力量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书写校地共赢新篇章。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乡村振兴青春实践团)

上一篇:再探杨家沟:建筑密码的解读在窑洞群落展开
下一篇:广东海洋大学全力“渔”赴突击队:青春“渔”跃——助力博铺街道罗非鱼产业深度加工与全方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