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探秘清水之源,践行绿色担当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增强青年学子环保责任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汉中净土清源调研队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走进汉中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环保研学之旅。

科技赋能,见证污水“变废为宝”的奥秘

在厂方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了污水处理全流程。从进水泵房、粗格栅拦截大件垃圾,到沉砂池分离泥沙,再到核心的生物处理区(厌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学生们目睹了浑浊污水经多道工序逐步净化的神奇转变。技术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级A提标改造”工艺原理、出水水质标准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当看到最终排放口清澈达标的尾水排出,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治污一线”的科技力量与环保人的坚守。

互动求知,解锁绿色发展的实践密码

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围绕处理工艺难点、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中水回用潜力及日常节水窍门等,与厂方工程师展开了热烈探讨。工程师们深入浅出的解答,不仅解开了同学们心中的技术疑团,更深化了大家对“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治水思路的理解。实地观察自动化控制中心如何精准调度全厂运行,也让书本上的“智慧环保”概念变得真实可触。

启迪担当,青春力量汇入环保长河

“污水变清流的过程,就是一部生动的绿色发展教科书。”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在交流中强调,“每一滴清水的背后,都凝聚着技术与责任。期待同学们将所见所感化为行动,争做节水护水的宣传者与实践者。”实践团成员深有感触:“这次参观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环保不仅是口号,更是融入城市血脉的坚实工程。作为青年,我们必须扛起这份责任,从自身做起,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

在深入调研企业生产端后,实践团队前往天汉湿地公园,旨在了解居民对水环境保护,特别是生活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认知现状。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团队成员与游客居民面对面交流。调研结果清晰地显示:尽管当地生态环境优良,但部分居民对于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对周边水体的潜在危害,以及节水减排对保护水源、维持养殖产业可持续性的重要性,认知存在明显不足。面对这一发现,团队成员结合专业所学和当地实际情况,聚焦于居民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如:“淘米水浇花,洗衣水冲厕”的废水再利用妙招、“适量施肥用药,保护鱼虾家园”的农业操作建议、“垃圾分类投放,减少污水负担”的卫生习惯引导,以及“保护水源就是保护钱袋子”的产业关联性宣传等实用技巧。

“污水变清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部最生动、最直观的生态文明教科书。”实践团队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汉中之行,同学们不仅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强大力量,以及作为环境相关专业学生未来肩负的重任——用智慧守护绿水青山。”

此次汉中污水处理厂之行,不仅为我们打开了认知环保前沿的窗口,更在年轻心灵中深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我们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沉甸甸的使命感。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征程中,这股青春力量,正以其独特的视角与蓬勃的朝气,积极汇入守护碧水蓝天的磅礴长河,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绿色担当。

上一篇:橙香溢沃土,青春绘橘乡
下一篇:清河社区召开新就业群体联谊会议创新构建四方共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