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从广东省怀集县社会福利院走出的女孩黄秋花,带着行囊走进广东白云学院的大门。从一名福利院孩子到一名大学生,她用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从2009年至今,怀集县社会福利院已有15名孩子和黄秋花一样进入大学校园。看着这些辛勤养育长大的孩子们展翅飞翔,他们共同的“家长”——怀集县社会福利院爱心老师梁洁宁心里感慨万千:“虽觉不舍,但更多的是欣慰和幸福,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以爱陪伴
2007年,18岁的梁洁宁参加工作,成为东莞市某幼儿园一名幼师。一次不经意间,她看到家乡有一个专门收养孤弃儿童的福利院——怀集县文星儿童福利中心。经过考虑,她放弃幼师工作,于2010年返回家乡,成为怀集县社会福利院(原怀集县文星儿童福利中心)的一名爱心老师。
刚进院时,孩子们一双双孤独不安的眼睛触动着梁洁宁的内心。这些孩子来自怀集县不同的乡镇,大都因为失去双亲或缺少监护,不同程度表现出自卑、自我认同度低、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为改变孩子们的状况,福利院决定以家庭模式来照顾他们。福利院是一个“大家庭”,根据孩子们的不同情况分成若干个“小家”,生活老师是“家长”,孩子们是“兄弟姐妹”。“家长”照看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指导他们学习。
从成为“家长”的那一天起,梁洁宁每天24小时用爱陪伴“小家”的孩子。5点30分起床,6点准时叫孩子们起床跑步、吃早餐,7点送他们上学。放学后,和孩子们一起在责任地里耕地、种菜;晚上辅导他们写作业。为孩子剪指甲、剪头发、缝衣服、缝书包,教他们洗澡、洗衣服……梁洁宁尽心尽力地承担起“家长”的职责。
除了生活、学习,梁洁宁还时刻关注孩子们微妙的心理变化。“我相信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们在温暖的爱意下成长,也会对周边人表达出自己的善意和爱意。” 在照顾孩子们生活的同时,每一名在校读书孩子的家长会,梁洁宁都争取参加,让他们感受到“家长”就陪伴在身边。2019年5月,梁洁宁一周内参加了6名孩子的家长会。
以爱坚守
2010年,梁洁宁的爱人也成为福利院的一名爱心教师。之后,随着儿子女儿的先后出生,他们面临着守小家还是守大家的难题——由于当时福利院工作的特殊性,工作日必须24小时在岗。经过慎重考虑,梁洁宁选择了留下:“‘小家’有母亲可以帮忙照料,中心‘大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我们。”
几年里,梁洁宁和爱人只能通过电话,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己宝宝的成长点滴。只有在周末,夫妻俩才往返120多公里回家陪伴孩子一天。有一次,女儿得了肺炎需要住院,她晚上在医院照顾女儿,白天又准时回到福利院。“院里的孩子也需要我来陪伴照顾。”梁洁宁说,自己是福利院孩子的“家长”,就要时时承担起家长的责任。
梁洁宁的付出得到福利院孩子们的理解与爱戴。一天午休时,小倩悄悄走到梁洁宁身边,递给她一张照片。梁洁宁发现是丈夫发在微信上的一张女儿照片,小倩打印后配上一段文字:“你知道你和星星有什么区别吗?星星在天上,而你在我心里。”那一刻,梁洁宁哽咽了:“原来自己在爱着福利院孩子的同时,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和我的家人。”
以爱守护
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梁洁宁在发挥自己特长,教孩子们跳舞、画画、唱歌的同时,不断用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健康成长。
2020年,怀集县社会福利院6名孩子参加高考,全部达线;2021年,福利院再次传出好消息——3名参加高考的孩子分数全部上线,1名孩子专升本被录取。
“福利院工作人员都以这些孩子为荣,希望他们走出大山,努力书写精彩人生。”梁洁宁说,虽然分数上线,但今年有两名孩子选择了复读,希望明年取得更好的成绩。“无论他们如何选择,福利院都尽力支持,做他们最坚强的后盾。我也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让这些不幸的孩子能快乐成长,拥有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