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安徽铜陵:“五化”举措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着眼新时代基层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开展以“五化共治”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治理实践,从区域化共建、精细化共创、多元化共商、智能化共管、人文化共享入手,探索中小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取得一定成效。

区域化共建,基层党组织越来越坚强有力

依托党建集聚治理资源,打造社区治理的“红色引擎”,社区党组织牵引能力大大增强。

完善党建组织体系。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成立社区大党委,吸纳辖区单位担任兼职委员。在46个住宅小区成立党组织,推动22个业委会和12个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组织,探索业委会、物业公司党组织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构建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工作格局。

完善党建联盟建设。全市56个社区分别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 460个辖区单位到社区报到,成为党建联盟成员。完善党建联盟理事会议事、成员单位活动日等制度,推行契约化共建。建立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制度,1.2万余名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

完善社区吹哨、支部报到、党员行动机制。81个市属党组织和43个社区结成对子,逐步完善吹哨社区与报到支部联建共商、目标管理、吹哨响应、积分评价四个机制。以项目为载体,社区结合年度重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居民协商议题,编制微服务、微管理、微治理“管家计划”项目220个,党建联盟单位认领资助,社区社会组织实施,有效解决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与社区互动不足的问题。

精细化共创,为民服务越来越有效

依托服务激发社区活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邻里中心助推空间营造。持续完善邻里中心布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升等,建设了61个邻里中心,打造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因地制宜,发动居民志愿者、社会组织或养老服务机构等,运营邻里中心,开展邻里中心星级评定,让邻里中心真正成为居民自己的空间。

“三社联动”助推“三治融合”。市、县、社区三级每年筹集资金600多万元,推出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项目,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建立“三社联动”长效机制,以更加专业化的方式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孵化培育助推社会参与。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安家”工程,在26个社区设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成立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联合会),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党建引领、培育孵化、资金代管、人员培训等综合服务。完善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机制,强化市、县、乡、社区四级微公益创投机制,微公益创投活动已连续开展七年,今年全市再投入130万元资助了31个公益项目。

多元化共商,居民自治越来越有内涵

依托自治打通多方协商的“脉络”,做到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

推动社区居委会法人治理。社区居委会换届后,及时更新法人信息,集中发放《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探索发展社区经济,开展社区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沉改革,将19.5万平方米小区配套用房全部交给社区管理和使用,实行区属、社区管理使用。支持居委会在资金往来、合同签署、物业费收缴、发展社区经济、发展社区服务业等工作中发挥特别法人作用,依法行使法人权利。

推动社区协商常态化。成立社区协商委员会,建立“协商议事日”制度。编制《社区协商基本规范》地方标准,根据利益相关度积极推行分片理事、小区协商、楼栋议事、单元协商等。开展居民理事会试点,推进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培育了“六事协商工作法”“党代表理事”“社会工作介入协商”等一批协商品牌,在社区形成“居民自己的事商量着办”的良好氛围。

推动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组织居民积极参与制定居民公约、小区公约等,让居民知晓权利义务。开展社区营造行动,利用宣传栏、文化广场等平台,开展公民道德、家庭伦理、社区意识教育培养,夯实共同体的道德和文化基础。注重利用新媒体宣传,让居民更加直观地了解社区。

智能化共管,平安建设越来越有序

依托现代科技为社区治理赋能,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

深化“一网统管”。将城乡社区划分为2500多个网格,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网格员。以“全要素”网格为目标,推进社区党建、平安综治、城管执法、信访维稳等 “多网融合”,做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

深化“一窗办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在社区的应用,全面深化“就近办”。在社区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办结、一条龙服务”,居民由“进一扇门”升级到“一个窗口”办所有事。

深化“一队综管”。深化社区城管队伍改革,推进行政执法进小区。探索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三所下沉”改革,建立由社区统筹、部门共同参与的 “大综管”机制,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推诿扯皮等问题。

人文化共享,社区服务越来越丰富

依托生活体验打造精美社区,让居民安心、放心、舒心。

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科学编制老旧小区改造年度计划,按照“应改尽改”的要求持续推进。优先补齐小区功能短板,营造生态宜居、方便温馨的居住环境。今年,全市安排2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预计新增停车位190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1100个。

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健全居民参与机制,健全业委会等自治组织,充分尊重居民意愿,采取外引物业、自建物业、居民自管等方式,在62个老旧小区实行准物业管理,为居民提供保安、保洁、保绿、保亮服务。建立优胜劣汰长效机制,按季度对小区物业管理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退出一批能级低、服务差、规模小的物业企业。

强化社区文化引领。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栋、文明社区评比,持续开展“好人评选”,建设社区“好人驿站”“道德银行”,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弘扬“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社区精神,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上一篇:上海普陀:创新工作机制,赢得“加梯”丰硕成果
下一篇:农村人居环境因何成优生?浙江建德书记详解“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