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陕西志丹:看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志丹特色”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呀横山,一心要共产……” 

  一曲嘹亮高亢的信天游,唱出了陕北人民对“群众领袖、革命英雄”刘志丹将军的崇敬和怀念,志丹县也因此而得名。这里不但是一块历史积淀深厚的古老土地、一块诞生革命英雄的光荣土地,而今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奏响强音、展露新姿。

  

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何琦 摄 

      播响“百姓小喇叭” 理论宣讲活起来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志丹县针对自身县情,探索推出了“百姓小喇叭”志愿服务项目,把新思想新政策编写成贴近群众生活、易于群众理解的广播稿,采取“男女老少齐动员,人人都是广播员”的办法,家家推荐1名志愿者,每天定时播出。驻村干部、小学生、村上妇女、“五老”人员等等,都成了宣讲志愿者,用百姓话说百姓事,用大白话说天下事。

  

妇女志愿者播报“百姓小喇叭”(资料图片)。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 

      “百姓小喇叭又快又灵,老百姓最想听的新思想、好政策在这里都能听到。”村民任华开心地对记者说。

  “百姓小喇叭开通后,村支书鼓励庄里的学生娃娃当播报志愿者,我女儿也去参加了。我们在下地干活时,能听到自己娃娃播报,都听得仔细、听得认真!”村民范志刚补充道。

  

小学生志愿者播报“百姓小喇叭”(资料图片)。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 

      “百姓小喇叭”有效破解了村里教育覆盖面不全、资源利用率不高、百姓名嘴少、群众参与度低、理论学习一阵风等难题,以投资小、形式活、内容新、传播快、受众广的优势特点,从心理、学理、道理上打通了服务农村群众理论学习、政策宣讲的“最后一公里”,使人们能够以更加喜闻乐见、轻松便利的方式接受党的思想、聆听党的声音,有效拓展了基层宣传阵地。

  

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高昀向记者介绍相关工作情况。何琦 摄 

      群众有了学习理论、了解政策的身边学校,眼界更开阔了,思想更充实了。截至目前,全县共组建“百姓小喇叭”志愿服务队31支,开展播报160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10万余人次。

      讲好“红色故事会” 红色基因传起来 

  志丹作为刘志丹将军的故里,红色资源遍布全域。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红色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深度融合,也成为志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最大品牌和最亮底色。

  

王小伟 摄 

      志丹利用红色资源禀赋,探索推出了“红色故事会”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革命遗址遗存、纪念场馆等的宣教功能,深度挖掘当地红色历史,创编成生动鲜活的小故事,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故事会之刘志丹故事会”活动现场。李楠 摄 

      “文明在这里”报道组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刘志丹干部学院采访期间,恰逢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红色故事会之刘志丹故事会”。

  “我很爱我的父母,爱家乡的老百姓,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愤恨国民党反动派,愤恨腐朽堕落的反动政府;我痛惜中国人民深受苦难,因此我才走上革命的道路,跟定共产党,干一辈子革命,直到死!……过去我对你和孩子关心不够,希望你能谅解。”这是刘志丹将军牺牲前,与妻子同桂荣的最后一次彻夜长谈……

  志愿者饱含热泪的深情讲述,使场下听众无不为老一辈革命家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而动容。

  

“红色故事会之刘志丹故事会”活动现场。李楠 摄 

      “国家需要信仰,个人也是如此。我出生在志丹这片有着红色历史的土地上,从小听着刘志丹的故事长大。今天再次重温革命故事,让我对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和精神由衷钦佩,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现场听众刘丹深情地说道。

  刘志丹干部学院作为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之一,已承接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干部教育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学员达到1.8万人次,在省内外宣讲《刘志丹故事会》1000余场次,观众达到15万人次。红色主题活动的开展,既使延安精神在新时代得以弘扬,也进一步推进了志丹文明实践工作的深化。

  

志愿者在志丹县双河镇向阳沟村宣讲“红色故事会”(资料图片)。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 

      截至目前,“红色故事会”志愿服务队踏寻红色历史、歌颂英雄事迹,深入乡镇村庄、各行各业巡回宣讲红色故事600余场次,教育群众3.2万余人次,真正实现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初衷。

      开起“文明大篷车” 乡风民风美起来 

  “早餐馍午餐肉菜要新鲜,朋友们一聚会抢着掏钱。新时代新思想有多和谐,农民的好日子越过越甜。”

  

文艺志愿者在非遗小剧场表演《刘老三颂党恩》。何琦 摄 

      在志丹县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非遗小剧场里,一曲地道的陕北说书《刘老三颂党恩》,以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传统艺术形式道出了如今陕北人的好生活和精气神。

  “陕北人民喜欢用文艺的方式表达内心情感、传递喜怒哀乐,以文化的形式传播新思想、培育新风尚,最符合当地实际。”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高昀介绍说,“志丹人民上世纪四十年代用信天游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现在用新民歌歌颂共产党、歌颂新时代。”

  

“文明大篷车”节目展演现场。王小伟 摄 

      类似这样的文艺演出在志丹还有很多。采访期间,记者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艺术培训基地现场观看了一台“文明大篷车”节目展演——热闹喜庆的陕北大秧歌、幽默的诚信主题小品、悠扬的陕北民歌……志丹县“文化轻骑兵”文明演艺志愿服务队员们的专业表演,使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受到了道德的滋养和熏陶。

  “文明大篷车”将普法宣传车、文艺舞台车、流动图书车、农业科技直通车等8类车辆服务功能打包整合,招募培训一人多能、一人多技的志愿者,组合式开展传思想、讲家风、演节目、放电影、送荣誉等15项志愿服务活动,让广大群众在一场活动中获得多样服务,在一次参与中享受多种体验,既降低了运行成本,又对上了老百姓的爱好,在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凝聚群众。

  

“文明大篷车”志愿者在婚礼现场表演歌舞(资料图片)。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 

      一辆辆满载着暖心特色服务的“文明大篷车”,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真正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的平台,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不断铸牢文化自信,培育乡风民风。截至目前,志丹“文明大篷车”驶入乡村集市、节会和婚庆活动现场413次,教育群众6万余人次。

  “百姓小喇叭”“红色故事会”“文明大篷车”“百姓大舞台”“新时代乡贤会”“新时代夜校”“农民家庭会”“新时代新民歌”,八大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共同书写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志丹特色”。

孩子们在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加体育活动。何琦 摄 

上一篇:江苏靖江:“志愿红”为“中国红”增色添彩
下一篇:山东:践行旅游新风尚 让文明成为假期最美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