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3.5万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一场“新弥合”治理

从大山到城镇,从土坯房到高楼,全国960多万贫困人口告别了“养不起一方人”的一方水土,搬迁到约3.5万个新社区,脱了贫,开启了新生活。

但同时,从农耕环境走向城镇,从熟人社会到陌生邻里,原有社群关系中断、生活习惯改变,让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居民面临适应难题。安置规模大、困难群众多、多民族文化交织,如何促进安置社区“共融共荣”,如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主题。

上千名社工正如种子播撒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甘肃、内蒙古、西藏等十几个省(自治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他们以专业服务开展了一场“新弥合”行动,“破题”新社区治理的“后半篇文章”。

关系弥合:重建新的熟人社会

“能不能退房子?还是回农村住好一点!”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拿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居民蒙奶奶对社工说的第一句话。

蒙奶奶在大化县板升乡弄冠村戈棉屯生活了70多年。那里曾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整屯只有8户人家。蒙奶奶祖孙五口住在一个破旧的木板房里,靠着低保金和种点“鸡窝地”勉强维生。2019年8月,整屯搬迁,蒙奶奶一家住进了敞亮的楼房。但不到一个月,蒙奶奶独自乘坐3小时班车,再顺着崎岖山路走了1小时,回到大山深处的老房子。

深圳市宝安区扶贫协作驻广西大化社工服务站(以下简称大化社工站)社工知道后,亲自去村里把奶奶接回了县城。蒙奶奶说,新家在十楼,出门一坐电梯就心慌;每栋楼看起来都一样,出门怕迷路;路上车多人多,担心出危险,但闷在家里又实在无聊。这让她十分怀念大山里的生活。

大化社工站主任王道俊看到,新社区适应困难的居民以蒙奶奶这样的老人居多。打破了几十年的农村生活习惯,又失去原有村落的熟人关系,社工首先要做的是“关系弥合”,帮助“蒙奶奶们”找回原有的熟人圈,并重建新社区的熟人圈。

搬迁初始,大化社工站和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联合举办宣讲会,讲解入住政策和社区管理事项,也让居民熟悉社区资源;社区居委会建立了居民微信群,居民在群里互动,分享入住感受,慢慢熟识,有什么问题三方及时在线上给予回应,线上不能解决的,就入户。社工还帮助同村同屯的搬迁群众建立沟通渠道,让他们彼此知道住在哪里,能经常互相联络。

为了让“蒙奶奶们”敢于走出家门,社工站经常举办邻里节活动,通过文化游园、文艺晚会、楼栋拔河比赛、百家宴席、互助关爱活动等,居民之间慢慢熟悉起来。

蒙奶奶也渐渐适应了城里的生活。“现在每天能自己去市场买菜、跟老姐妹相约锻炼身体,经常参加社工组织的文娱活动,还学会了和老姐妹微信语音聊天!”王道俊很高兴看到蒙奶奶的变化。

除了老人,儿童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也较明显。“儿童需要适应完全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学习城里生活必要的规范。”王道俊说。对此,社工站与大化县民政局开展合作,实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服务项目,提供兴趣培养、能力发展、社会救助、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儿童服务。

重建新的熟人圈后,社工有意识地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兴盛社区社工站培育了由18名居民骨干组成的“庭院治理达人先锋队”;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社工站培育了“红领巾小广播志愿队”……参与,让搬迁群众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能力弥合: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曾是贵州省20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土地贫瘠,交通闭塞。苗族青年王勇泽就出生在这里。他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就业。2018年,三宝乡整乡搬迁到阿妹戚托小镇,王勇泽举家搬迁。

崭新的楼房、优美的环境、便利的服务,王勇泽享受着搬迁后的美好生活,却也因为找工作屡屡受挫而一筹莫展。这时,黔西南州中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和社工中心)社工敲开了他的家门。

彼时中和社工中心刚入驻阿妹戚托小镇,居民对社工感到陌生。社工计划采取“用便民服务作宣传,用本土社工作资源”的策略打开服务局面。加之中和社工中心正在小镇执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三区”计划,希望通过培养本土社工带动当地社会工作发展。大学生王勇泽成为中和社工中心的人选。

利用本地人优势,王勇泽跟着中和社工穿梭在小镇各个角落,带领搬迁居民选房,宣传搬迁政策,安抚居民情绪,探访困难家庭,开展各种活动……通过一次次跟岗学习,一个个实操带动,王勇泽的服务能力逐渐提升,他也发现社会工作正是符合自己梦想的事业。2019年9月,他发起成立了晴隆县阿妹戚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为小镇少数民族社工的“领头雁”。

“我们希望通过支持性服务,促进搬迁群众能力提升,并带动更大范围的发展,让更多搬迁居民受益。”中和社工中心主任廖志旭说。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北辰社区,社区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准)大学生成长引领计划”、社区干部定制培训方案等支持性服务惠及不同搬迁群众;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幸福馨居社区,社工整合资源开展法律知识、外出务工注意事项等培训;在贵州省岑巩县大榕-凉塘社区,社工发展低收入家庭留守妇女为志愿者,为她们开展面点手艺、美甲课堂以及育婴师等技能培训……社工促进搬迁群众能力弥合,带来的是生计和就业的改善。

记者发现,在易地搬迁的“后脱贫时代”,这样的弥合首先发生在更具潜能的儿童青少年、中青年人群中,社工注重增能服务,提升他们的内生发展能力,给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带来持续动力。而对于易返贫人口,社工则着重开展探访、照顾、心理关怀等后续帮扶服务,协助政府实施动态监测,防止他们再度返贫。

文化弥合:社区多民族的共融

每年农历六月,彝族同胞举行盛大节庆,各村寨竖起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大家围着火把一起弹唱、跳舞,彻夜不息。赛马、斗牛、射箭,让节庆热闹非凡。

“在原居住地,彝族同胞在火把节都会烹羊宰牛庆祝,但搬迁到城市的套房后,养不了羊,杀不了牛,这让他们很是困扰。”兰坪县星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胡珂告诉记者,傈僳族每年阔时节要举办射弩比赛,白族同胞每年二月会要赶集庆祝,这些活动在城市都很难开展。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要在新社区磨合共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要在新社区传承发展。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连心中心)看到了这一需求,把民族文化融合、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在永安社区的一个重要服务方向。

永安社区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金顶镇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共安置搬迁群众2128户7857人,来自8个乡镇的彝族、普米族、白族、傈僳族等民族同胞搬迁至此。

筹建民族文化馆,收集老物件;了解居民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少数民族节日活动;挖掘社区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服饰等素材,培养少数民族文艺及手工艺能人;邀请老一辈民族文化传承人,给社区儿童青少年口述民族历史……一系列民族文化保育行动开展起来。如今,傈僳族老人一起唱歌、跳锅庄,阔时节射靶比赛,少数民族知识问答赛……沉寂的民族文化开始复苏,永安社区又有了生气。

“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传承对搬迁安置社区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更多来自本地区的工作者以专业的视角和方法回应不同民族的需求。”连心中心负责人兰树记说。

为此,连心中心在服务中注重使用本社区不同民族身份的青年作为在地社工,组成多民族团队,并通过培训与督导,确保他们具备民族工作视野及基本工作能力,带动乡村人才的振兴。在永安社区,连心中心正是与他们培育的本地社工机构——兰坪县星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服务。

搬迁,不只是个体地理位置的迁移。面对环境适应、社会关系重建、心理调适、生计建设、文化融合等问题,社工通过专业服务和“新弥合”治理,让搬迁群众不仅搬得出、稳得住,而且能致富、可发展,续写百万新居民的生活新篇章。

上一篇: 机制保障,因户施策,上海静安彭浦镇探索预防返贫动态监测路径
下一篇: 社区治理如何跑出加速度 杭州上城村社书记大比武揭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