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聚焦社区服务供给不足与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为支撑、以培育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为路径、以项目化驱动为动力,积极探索构建“社工+义工”“专业社工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专业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的“3+”社区服务联动机制,实现全区社区社会组织量的增加、质的提升,有效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并以此为主题创建了江苏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
加强党建引领 建立联动制度
注重顶层设计。邗江区级层面成立以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政府分管区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镇(街)党工委书记为成员的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为推进相关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出台《扬州市邗江区打造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关于成立邗江区创建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对具体措施、体制机制、经费保障、队伍建设等作出详细规定,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建立各级党组织。在区级层面,成立邗江区社会组织党委,为全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党的建设、组织运作、政策制定、活动场地、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在街道层面,同步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和联合会党总支,整合区域内及周边辖区单位、大专院校、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资源,指导开展党的活动;在社区层面,社区党总支下设社区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主要负责指导辖区内规模较小、人员较少的联动组织开展业务工作和党的工作。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该区开展了“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活动,组织以社区党员为支撑、社区骨干居民协同配合的各类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发挥社区党员和社会组织党员的“领头羊”作用,实现党建引领下的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搭建孵化平台 培育联动组织
构建三级培育孵化体系。搭建区、街道、社区联动孵化平台,按照“以需定供,精准培育”的原则,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孵化培育社会组织。出台《邗江区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要求每个街道至少引入1家专业社工机构,把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理念、技能和方法引入社区,从制度上保障社会组织培育工作。目前,全区已经孵化出公益类社会组织40多家,并通过培育实现每个社区有不少于10家社会组织。近几年来,区级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开展公益创投项目,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投标,通过项目促进了社会组织孵化和公益服务的良性发展。
建立“专业社工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模式。建立完善专业社会组织带动志愿服务组织的模式,通过专业社工带动志愿者并对优质社区志愿组织给予能力培养、项目运作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发展,促进社区服务精准多元。在全区广泛推广双桥街道“三份清单”(居民需求清单、社区资源清单、服务项目清单)服务机制,开发“专业社工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合作服务项目,推动社会工作项目引入志愿者的辅助服务,促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服务效能。
提升服务水平 创新联动项目
构建“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机制。邗江区通过开展“专业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让专业服务组织对接、指导志愿团队服务项目,形成“社工带动义工,义工协助社工”的服务机制,实现两工联动互赢、互动共进。不仅如此,在日常的义工团队建设方面,邗江区特别注重社工在其中的引导、培育作用。如竹西街道在推动形成社区互助循环志愿服务体系时,社工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竹西街道竹西社区星火志愿者协会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开展专业社工、志愿者与合作单位的相互协作等。
打造社区服务品牌。该区通过制度措施、技术输入和组织供给,将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的作用嵌入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打造了一批社区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如竹西街道的“社工+”服务模式、安平社区的“创益中心”、甘泉街道双山村的老支书志愿服务队、双桥街道的党建“红盟”、武塘社区的线上协商等。
推动制度建设 强化联动能力
开展“增能”计划。加大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履职意识,提升履职能力。每年挑选10名社工师赴上海等地学习社工实务,提高项目策划、组织、实施和管理能力。推行并建立社区社工工作室,已形成专业社工案例40多个,有力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向专业社工转型。
建立联动服务奖励机制。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经验,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的交流,探索并完善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机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以区政府文件形式宣传志愿服务,形成人人争做志愿者的良好社会风气。构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志愿组织结对和诚信记录制度、结对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服务中优先承接制度,建立联动服务的奖励机制,并纳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表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