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古镇下塘东街上,坐落着一间“锔巷·张”工作室,主人张北是一位锔瓷匠人。
锔瓷技艺,在唐朝便已初见雏形。古时,人们便开始琢磨如何将破碎的瓷器修补好,经过摸索实践,总结出一套锔瓷技艺,流传至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就画有锔瓷作坊,可见宋代时锔瓷工艺已非常完备。
今年40岁的张北,四代家传锔瓷技艺。20年前,张北一家从黑龙江移居南浔。从懵懂青春到不惑之年,对锔瓷的执着与坚守,让她在业界有了响亮的名气。
“我和姐姐的锔瓷手艺都是家传的,我们想用自己的技术,为爱瓷之人弥补心中的遗憾。”张北说,瓷器坚硬耐磨,可持久使用,但易碎是其致命的弱点,常让爱瓷之人痛心不已。
这时,就需要锔瓷匠人的巧手来修补“缺憾”。
张北的修复技艺如行云流水,经过捧瓷、捆扎固定、定点钻孔、锔钉等10余道工序,受损的瓷器在她手里“涅槃重生”,焕发出新的生命。
张北对瓷器有着由衷的热爱。为修补客人送来的破损瓷器,她往往一坐就是一天,经常连午饭都忘记吃。
“锔瓷重在锔钉,钉的尺寸、形状等取决于被修复物件的大小和胎壁厚薄,随物赋形。”张北所用的锔钉都由自己制作,有金钉、铜钉、花钉等。
据悉,锔钉最能体现手艺人的水平,因为其韧性决定了锔补后瓷器的寿命。打孔,也是锔艺中非常关键的一步,薄薄的瓷器,毫厘之差也可能导致失败,所以锔瓷过程中,需要匠人心如止水、心物合一。
俗语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在张北看来,匠人除了有金刚钻,还得有“心”,才能“复活”瓷器。
数年来,张北陆续修复了各种破损的器物和古董。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埋头沉浸在锔瓷的世界里,心无二事、物我两忘。
除了传承祖传技艺,张北也对传统锔瓷技艺进行创新。经过不懈努力,现在的她已将美学融入锔瓷技艺中,做到了让锔钉与瓷器原有的图案融为一体,成为重生的瓷器艺术上的巧妙装点。
“瓷器是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它能持续带给我精神世界的愉悦。”在张北眼里,她修复的瓷器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用指尖与过去“对话”,用心去修复那些在时光隧道中的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