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完善机制、提升服务、加强保障,多角度、多维度、深层次构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做好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答卷。
一、注重资源整合,建设未保工作新阵地
以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为抓手,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一)高效建设阵地
坚持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建设,打造有温度、有显示度、有感受度、有示范性的阵地点位,率先实现街镇未保工作站全覆盖的目标任务。依托社区旗舰店、网络综合体、家门口服务站,不断完善各类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适儿化改造。
(二)切实发挥功能
推进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实体化、项目化、品牌化运行,把未保工作站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五个中心”,即信息汇集交流中心、全面保护促进中心、应急处置协调中心、临时照护兜底中心、社会力量整合中心,筑牢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底座,真正做到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人干、活动有场地、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
(三)积极盘活资源
注重以共建共享推动资源融合,以集约集聚推动职能融合。根据辖区内未成年人保护状况和实际需求,通过“一址多用”“合署办公”“人才共用”等方式,充分整合社区体育、文化场馆及学校资源,为辖区内未保工作提供场地支持、资源对接、保护服务等枢纽平台服务。
二、注重分类施策,织密未保多层防护网
多措并举,打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组合拳”。
(一)细致摸排,落实“政策找人”机制
采取“大数据比对+入户核查+信息动态管理”的方式,及时发现因经济条件、监护缺失等原因而陷入困境的孩子,排摸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方面存在的风险,主动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侵害、需要救助等情况,做好“一人一档”信息登记并定期探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二)聚焦重点,做好精准施策服务
建立未成年人“救助-帮扶”机制、家庭“监护评估-支持服务”机制。运用“物质+服务+心理”的综合关爱帮扶模式,开展“类别化+差异化”的关爱保护。精准对接未成年人家庭实际需求和困难,依托“亲情帮”互助帮扶服务平台,形成多方参与的爱心资源网络。将困境儿童纳入本区“四医联动”保障范畴,变医疗费用“先垫付再报销”为当场直接减免。将为11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的儿童提供支持服务”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的监护支持服务。根据《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儿童福利院集中养育成年孤儿回归社会安置工作操作细则和事项清单的通知》文件要求,聚焦成年孤儿回归社会安置工作中的住房、户口、工作等难点,形成“六个一”的工作举措。
(三)防范隐患,探索心理关爱服务
作为全市试点区之一,依托街镇未保工作站,积极探索开展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积极生命教育、转介服务等常态化专业服务,建立家-社-校-医疗机构联动机制。
(四)提质升级,做实家庭教育指导
长宁区出台全市首个一体化分类家庭教育指导意见。区法院发出上海首份《家庭教育指导令》。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及人民法院审理家事案件时涉及未成年子女的,对当事人进行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家庭教育指导。
三、注重多元参与、搭建未保协同大平台
多方发力,通过辐射效应扩散效能。
(一)引入专业社会组织
申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东方社会工作事务所、童初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中心等专业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长效关爱保护工作,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壮大未保工作力量。青聪泉儿童智能训练中心、晨语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关爱服务孤独症儿童。精心打造“艺润童心”、爱心传递等儿童福利服务品牌。
(二)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为关注点,由未成年人扮演角色的主题戏剧《寻找小天》,得到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关注。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师生绘制本市首本青少年共创的民法典绘本,学生们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条立法修改意见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采纳并获来函表扬,就《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拟定19条建议呈送市人大。
(三)强化社会广泛参与
围绕儿童健康、儿童教育、儿童安全、儿童福利、家庭养育、成长环境等维度,积极打造“六边形”儿童友好社区,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普惠型服务。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和全过程民主“实践地”的作用,整合未保工作中的呼声、愿望和诉求反映到全国人大。江苏路街道成立上海市首家“社校联盟”,以党建引领带动项目资源共建共享。通过开展困境儿童微心愿活动,将公益慈善融入到关爱服务活动中。
下一步,长宁区将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为契机,以未保工作站实体化、项目化、品牌化运行为抓手,积极做好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试点,不断探索推动落实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工作在基层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