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症状比例比大上海保卫战时期明显升高?专家解读
2022年最后一天,是周六,陈尔真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查房、开会、诊治患者,直到2023年元旦零点。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新冠救治专家组成员,这位抗疫老将的注意力分成两部分。一面是医院,面对剧增的患者,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不断降低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救治效率;一面是基层,指导社区医疗机构提升救治水平,尽早有效干预,分层分类规范诊疗。两边目标一致:防重症!降死亡! 流程如何
编辑: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日期:2023-01-03重症率高不高?专家披露北京数据
1月3日,《人民日报》第03版刊发文章《全力保障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 当前,各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加。重症发生率高不高?救治情况如何?怎样预防重症?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新冠病毒导致重症概率高不高? 现阶段,感染者以轻症为主,部分为普通型,少数高龄老人和患严重基础病的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分析,当前,我国流行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因毒株传染性极强叠加人口基数巨大,感染人数比较多
日期:2023-01-03专访陆林院士:新冠疫情的心理影响或持续10-20年
新冠疫情对我们的考验已经不止于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层面。据媒体报道,近日,网上出现 幻阳症的说法,一些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出现了新冠感染的诸多症状。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认为,这部分人受周围环境影响或者接触相关信息太多,而导致较强的自我暗示。他表示,如果通过专业意见的解释能够减轻焦虑,放下担心,就无大碍。 陆林是国内精神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2020年起,陆林及其团队就在进行关
作者:韦香惠编辑:中新网日期:2023-01-03守护好农村群众健康——云南镇雄县抗疫一线见闻
2022年12月30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亨地村村医陈波在接诊。 2022年12月30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李官营村村医付向朋上门为村民看病。 2022年12月30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长松林村村民在村卫生室买药。
作者:江文耀编辑:新华社日期:2023-01-03肺部出现炎症就是“白肺”?转阴后咳嗽不止怎么办?关于肺部感染,来看这份问答清单!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3-01-03治疗新冠有“特效药”吗?如何科学使用抗病毒药物?——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近期,一些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被冠以特效药之名,引发不少网民的关注和抢购。这些抗病毒药物是否有必要囤?又该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作出回应。 首先要明确,目前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一些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干扰新冠病毒复制,但是这些药物需要在感染早期使用,并且要在医生指导下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3-01-03对话上海急诊专家:重症病人正快速上升,普通型肺炎不用太恐慌
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到来后,重症高峰将紧随其后。肺炎甚至白肺患者,情况究竟如何? 这两天的重症病人一天比一天多,大部分的重症病人是老年人。12月29日,位于上海东北部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长海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美堂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最近,长海医院急诊接诊量每天都在创新高。12月26日接诊总数来到1999人次,27日这一数字又上升至2099人次,比平时翻了一番以上。急诊最大的压力在发热门诊和内科
日期:2022-12-30专家:新冠病毒变异还远没达到饱和
近日,有流行病学专家发表言论认为,新冠病毒的突变基本上已饱和了。新冠病毒当真已经变无可变了吗? 在此前的学术会议上,多位专家也曾讨论过新冠病毒变异将往何处去的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强调机体免疫力对病毒突变的压力。他表示,病毒一直都有突变的冲动,但人类的主动免疫或感染及重复感染产生的免疫力会制约新冠病毒变异的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从整个自然界的广阔范围内看待病毒的变异,他表
日期:2022-12-30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老百姓的防护怎么做?
12月26日,《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发布,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老百姓在个人防护上应该注意什么?哪些人还需要做核酸检测和抗原?老年人感染后需要关注什么?央视新闻采访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做进一步解读。 我国的法定传染病分为几类?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划分的? 李侗曾介绍,根据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情况,以及它的危害情况,法定传染病在我们国家分为甲、乙
编辑:央视新闻客户端日期:2022-12-30“新冠预测者”曹云龙:每年或现多个感染高峰 正研发新药以提高防治效率
不久前,《自然》杂志(Nature)公布了2022年度科学影响十大人物(Natures 10),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员、北京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曹云龙入选。 这一榜单旨在选出十位在过去一年间为重大科学进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曹云龙的入选理由是,作为新冠预测者(COVID-predictor),追踪了新冠病毒的演化,并准确预测了新突变和新毒株的出现。 日前,中新网专访了
作者:香惠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2-30浙江湖州:提升基层诊疗服务 守护乡村百姓健康安全
12月28日,在织里镇轧村村卫生室的发热诊室内,医生在给村民看病。 12月28日,在织里镇轧村村卫生室的发热诊室内,医生在给村民看病。 12月28日,党员志愿者上门给织里镇骥村村低保户谢金春(左)送健康包。 近期,为方便乡村百姓就医配药,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充分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增设发热门诊,覆盖各个行政村;同时,对织里全镇522户困难家庭及近百位独居和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送免费诊疗
作者:徐昱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30湖北通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老年人的幸福感更强了
近年来,湖北省通城县民政局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通过一系列举措着力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让老年人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一个平台。通城县民政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通城县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 整合两大资源。将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相结合,各乡镇农村福利院均与卫生院签订服务协
作者:周 静编辑:中国社会报日期:2022-12-30动态了解疫情发展态势,多地启动第二轮居民新冠感染调查
近日,为动态了解疫情发展态势,河南、安徽、海南、四川、江苏淮安等地开启了第二轮居民新冠感染情况调查。25日,北京协和医学院也开启了全国第二轮新冠感染情况调查。 据微信公众号淮安疾控27日消息,当前,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为动态了解我市居民的感染情况,分析疫情发展的态势和特点,更好地为公众健康服务,市疾控中心于12月27日10:00时-30日10:00时进行新冠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微信公众号海南
日期:2022-12-29新冠康复期如何正确补充营养?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有多大
康复期适量运动避免心肌损伤 感染新冠病毒对心脏会产生什么影响?感染和康复期如何正确补充营养?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有多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解答。 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度过窗口期 新冠病毒感染大部分5至7天症状好转、逐步康复,但也有少数患者会累及心肌,一般发生在感染新冠两周以后。出现比如心电图发生一些变化,心动过速或过缓,有时候有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甚至晕厥等症状。北京安贞医院
作者:申少铁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2-12-29如何保健康防重症 探访北京街道社区、急救中心、医院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为医疗救治,如何开展保健康防重症相关工作?如何保持生命热线通畅?中老年人是新冠易感和高危人群,如何争分夺秒进行救治?记者实地探访北京街道社区、急救中心、医院等地进行了采访报道。 街道社区: 与空巢老人每日通话,搭建寻医问药微信群,家医团队上门问诊将居住人员底册升级为重点服务对象底册 近日,丰台区北京方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医团队接到一个紧急求救电话:社区
作者:韩亚栋 管筱璞编辑:中国纪检监察报日期:2022-12-29上门接种小分队送“苗”进家 上海推动老年人群接种疫苗
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小昆山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立临时接种点。 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老人是社会中最脆弱的一个群体。目前,中国正努力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6日,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累计接种1101.36万剂,覆盖420.96万人,全程接种396.92万人,加强免疫285.83万人。 记者28日走访了松江区的小昆山文化活动中心
作者:陈静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2-29专家:免疫力正常人群多数不会得白肺
据@央视网 12月28日消息,白肺会导致氧气不能通过肺泡进入气血屏障、进行气血交换,人离开了氧气就会威胁生命。 白肺是一种欺软怕硬的疾病,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很难出现白肺。因此,如果在流感季节出现咳嗽等呼吸道不适的症状,要注意休息,调整饮食,让自己的症状尽快恢复。如果3-5天后出现高热,且症状越来越重就要及时就诊。
日期:2022-12-28张伯礼院士:康复后,这些人群要小心二次感染
目前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逐渐康复,然而,不少人担心,如果新冠病毒的毒株不同,是否会再次感染。为此,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请他就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转阴后36个月内发生二次感染概率较低 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水平、病毒株变异以及后期个人防护有关。张伯礼说,相较于早期变异株,奥密克戎可能引发更多的突破性感染和重复感染。 不过张伯礼表示,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
编辑:科技日报日期:2022-12-28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白肺”与原始毒株没有关系
近期有公众反映,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肺炎,甚至肺部CT出现白肺现象,猜测可能与感染了原始毒株或接种疫苗有关。在2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对此回应: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 12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顾天成 摄 白肺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个
作者:温竞华、顾天成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12-28国家卫健委: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
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根据中国官方此前印发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米锋在会上表示,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中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是实事求是、因时因势
作者:马帅莎 张素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