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19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北京: 凝聚最大公约数 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近年来,北京市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结合首都基层治理的特点,凝聚最大公约数,通过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增强首都基层治理整体合力。

第一阶段:以解决基层执法难题为契机,探索形成“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的源头是破解基层执法领域“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问题。2017年初,北京市平谷区为了破解非法盗采盗挖金矿的难题,在金海湖镇启动了“双安双打”行动,成立了指挥部和临时党支部,将执法主导权下放到乡镇,赋予镇党委对相关执法部门的召集权、评价权、否决权、考核权;要求乡镇“吹哨”后,各相关执法部门必须在30分钟之内报到,事不完、人不撤。这一做法被形象地称为“乡镇吹哨、部门报到”。2017年9月,市委将平谷区及其他地区基层治理的经验做法总结提升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向全市推广。2018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实施方案》,明确加强党对街道(乡镇)工作的领导、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考核评价制度等14项重要举措,着力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北京市配合开展街道管理体制和社区治理改革。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牵头,按照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的工作要求,着力优化职能配置,推动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效能,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资源和能力,做实区域化党建工作,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保障。

第二阶段:以12345热线为依托,推动“吹哨报到”向“接诉即办”深化延伸。结合“吹哨报到”改革推进实际,北京市委进一步推动“吹哨”主体由街道(乡镇)向群众拓展,推进“吹哨报到”改革向“接诉即办”深化。“接诉即办”的实质是,群众的诉求就是“哨声”,报到就是向群众报到。“一条热线”听诉求,建立全市统一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平台。“一张单子”管到底,建立群众诉求办理的闭环运行机制。“一张卷子”压责任,建立群众诉求响应和解决结果评判机制,压实各方责任。“一套机制”促提升,建立“接诉即办”结果运用机制,依托居民诉求的海量数据信息,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提出建设“最有温度、最接地气、响应群众诉求最快”部门的目标,成立了12345民政分中心、“接诉即办”调度指挥中心,构建“接诉即办”工作体系,积极响应群众诉求,解决了养老助残卡制卡周期长、社会救助申请材料多等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第三阶段:以“每月一题”为抓手,推动“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 、主动治理升级。北京市委、市政府2020年10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工作的意见》,提出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通过一个案例带动一片治理。由此,北京市“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逐步向“未诉先办”、主动治理的新阶段转型升级。目前,北京市推动“未诉先办”的主要抓手是“每月一题”机制。在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聚焦形成了12类主题27个民生问题,市委每月围绕1个主题、选取2—3个具体问题,进行调度,破解难题。为10551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34亿元,将473个老旧小区列入年度改造计划,扩增幼儿园普惠学位6810个,完成养老助餐点建设967个……“每月一题”机制运行以来,为群众办了一批实实在在的实事,取得了明显实效。

上一篇: 湖北:补齐疫情防控短板 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
下一篇: 便利之上再加码!在上海长宁办理这些事,足不出户就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