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恩情,我将永远记在心里。”“要向叔叔阿姨学习,长大以后做个有用的人,可以回报社会。”这几天,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辖镇“残友家园”里,洋溢着冬日阳光般的温暖,大家被来自湖南的三封感谢信感动,感谢信在残疾人朋友(以下简称:残友)之间传阅、转述,这份真挚的回馈让“残友家园”里的残友们深受鼓舞。
52位残疾人共同约定:尽己所能捐助贫困学子
故事从澥浦镇“残友家园”开始,“残友家园”启用于2018年,是浙江省宁波市首个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是一个集残疾人托养、康复为一体的公益性组织,目前“残友家园”有工疗残疾人50余名,承接了福利企业外包的简单手工活,残疾人可以每天来这里工作、生活,通过劳动,获得每月的基本生活保障。
“政府打造残友家园,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让他们拥有一份收入,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既成就自我,也解放家庭。”“残友家园”负责人王静告诉记者,这些年,残友们深受社会和广大爱心人士关爱,一直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将爱心撒播出去。听说宁波市公安局镇海分局澥浦派出所民警一直在帮助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罗坪乡的困难学生,残友们也希望一起参与进来。
经联系,罗坪乡5名困难学生亟需中餐等生活补助,“残友家园”负责人便把这一情况和大家交流,但又顾虑残疾人家庭经济情况表示量力而为。没成想成员们都表示愿意伸出援手,52位残友共同约定:每人每年从工资捐出200元,完成孩子们每月200元的中餐补助。
2020年1月,以澥浦镇“残友家园”之名的第一笔贫困生结对款项汇出,截至目前,两年来共捐资近2万元。那时,在罗坪乡的老师和志愿者心中,捐款人是模糊的“镇海爱心人士”。
千里送锦旗:凡人善举感动师生
“我是带着学生和家长们的嘱托来的,为了表示感谢,一定要亲手将这份锦旗送到爱心人士手中。”2020年4月,罗坪乡中心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助学志愿服务团队的负责人任建国驱车一千公里来到宁波镇海,送上了“大爱无疆”的鲜红锦旗。
这次送锦旗之行让任建国大受震撼,他之前之前并不悉知助学款背后的故事,还以为是单位员工捐助。“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也需要社会各界帮助,但这些残友们为贫困学子解囊相助,其爱心超越了血缘、亲缘、地缘,他们用凡人善举、小善大爱传播着社会正能量,真是太意外太感动了。”任建国说。
从事志愿服务9年多,任建国第一次遇到残疾人朋友献爱心,感动之余,任建国将自己拍摄的“残友家园”中残疾人工作视频,给学生、家长们看。很多学生和家长没有想到,没想到在千里之外,竟然是这样一群人在帮助他们。大家对这笔来之不易的爱心款,都特别感动、感激。
三封跨越1400公里的感谢信:涌动守望相助
“浙江镇海‘残友家园’的叔叔阿姨们,我是罗坪乡中心学校初一学生陈思燐,我今年读初一,成绩还不错,也是一名运动员。谢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一定会努力学习!”
“我们相信,有社会广大爱心人士的帮助以及我们一家的不懈努力,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同时,我也会向您们学习,长大后做一名爱心人士去帮助他人。而现在我也参加志愿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日前,“残友家园”收到了来自罗坪乡中心学校学生的三封信,这三封跨越1400公里的感谢信,让残友们的眼眶被泪水浸润。
王静告诉记者:“带着善意去生活,这就像一颗爱的种子,终会发芽成长,萌发出更大的爱的力量。我们希望用行动引导残疾朋友,带给他们生活和精神的重塑。残友们捐款助学,是爱的接力,更是爱的反哺!”
“今年,我们出资的残友增加到了53个,资助学生增加到了6名。下一步,我还想带着我们的残疾人朋友去罗坪乡看看孩子们,将我们的爱带给他们。”王静表示,如果需要,残友们愿意资助更多贫困学子。
王师傅说:“对贫困求学我深有体会,我儿子也曾因贫近乎辍学,受到资助才顺利完成学业。如今孩子毕业工作,我自己也有能力了,感恩之余,想为社会做点奉献,用爱心传递正能量。”
“一颗好心,情抵万金”。曾接受过社会关爱的53位残疾人,更能体会其中的寓意。孩子们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和视频,让残友们更真切感受到了爱的回应,也表达了反哺社会的强烈愿望,同样也给困难学子送去了莫大的帮助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