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光明论坛】 作者:冯颜利(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其中就有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同时,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也强调,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
编辑:光明网-《光明日报》日期:2023-10-31千年徽墨:忠于古法 行于创新
10月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前来研学的学生在体验拓印墨模。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因其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等特点为文人墨客所钟爱。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配以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名贵材料制作而成。 今年66岁的周美洪是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的老厂长,他于20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0-31聚和秋日里的田园野餐“薯”你最甜
走进秋天的田野,看着遍野的金黄,终于在历经风雨之后,聚和的亲子家庭们挖到了秋天的第一口甜---红薯。2023年10月29日上午,聚和社区党委联合成都伊甸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亲子农耕系列之挖红薯-田园野餐活动,辖区22组亲子家庭4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 来到菜地,亲子家庭们一路高歌,声音回荡在田间地头的小道上。菜地的那一头,郁郁葱葱的红薯迎接着亲子家庭们的到来。在现场工作人员的组织下,大家分工
日期:2023-10-31刀笔耕砚田 砚都传非遗
10月26日,在广东肇庆柳新祥端砚艺术馆,柳新祥(左)和儿子柳飞在讨论端砚作品。 广东肇庆的端砚,与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端砚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新祥,江苏泰兴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拜名师学习木雕工艺,后在北京从事我国历代古砚、名家藏砚、宫廷御用砚修复、仿制和研究工作。1983年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到肇庆,从事端砚设计制作等工作。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0-30拉萨:观非遗展示展演 品传统文化魅力
10月27日,演员在活动现场表演舞蹈。 当日,桑珠孜有礼桑珠孜非遗走进拉萨展示展演活动在拉萨吉本岗艺术中心举办,活动旨在弘扬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的非遗艺术文化,让市民和游客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新华社发(丁增尼达摄) 10月27日,歌手在活动现场演唱。 10月27日,演员在活动现场表演舞蹈。 10月27日,演员在活动现场表演舞蹈。 10月27日,演员在活动现场表演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0-30湖北恩施:传承“西兰卡普” 助力乡村振兴
10月28日,织锦女工在来凤县龙凤文化中心广场现场进行西兰卡普制作(无人机照片)。 当日,数十名织锦女工在湖北省来凤县龙凤文化中心广场现场进行西兰卡普制作,普及非遗文化。 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族织锦,其技艺历史悠久,以麻、棉纱为经,以多色彩的粗丝、毛绒线为纬编织制作。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加强对西兰卡普的保护与传承,围绕西兰卡普传统技艺打造文化旅游产品,促进土家族传统技艺传承,助力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0-30凝聚新时代主旋律新锐力量 绘就中国电视剧星河璀璨新样本
10月23至26日,以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视听华章为主题的2023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以下简称电视剧盛典)在北京顺利举办。作为中国电视剧行业的重要活动之一,这场活动既是对过去一年电视剧创作的一轮全面回顾,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一次深度展望。在电视剧盛典的舞台上,新时代主旋律被奏响,新锐力量被凝聚,中国电视剧产业高质量发展得到进一步推动。 奏响时代之声,电视剧发展迎来新机遇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在
编辑:光明网日期:2023-10-27从文化助残走向文化就业
在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暖场演出中,由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同行残疾人艺术团带来的节目《竹海龙腾》动人心弦,既展示了湖州安吉竹乐和竹叶龙的非遗文化,也彰显了残疾人的力量之美。 安吉县同行残疾人艺术团60多位演员都非科班出身,有的是建筑工人,有的是全职妈妈,因为热爱文艺而走到一起,创作的节目曾多次在全国和省级残疾人艺术汇演中获奖。 艺术团成立于2014年,创立初衷是培养残疾人的爱好和特长,
编辑:经济日报日期:2023-10-27“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在西安开展
10月25日,观众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观看荆州博物馆馆藏文物鸟纹漆盂。 当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与陕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在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此次展览聚焦东周时期的蜀文化,通过来自四川、湖北、陕西25家文博单位的300余件展品,展示古蜀文明逐步汇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进程。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10月25日,观众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观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藏文物铜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0-27陕西神木:全力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让养老变成一件幸福事
10月23日正值重阳节,这一天,神木市包括镇街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56家养老机构集中启动,进一步健全了养老服务体系,优化了养老服务布局。 养老,作为民生要计,一直是神木市重点着墨的领域。目前,神木市常住人口57.12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7.23万人。如何让养老成为一件幸福的事,如何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美好,神木市一直在努力。 近年来,神木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方针为主
日期:2023-10-27“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交流展示活动在河北吴桥举办
10月25日,演员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交流展示活动现场表演节目(无人机照片)。 10月24日至25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交流展示活动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举办。此次活动以民间艺术点亮乡村 传统文化助力发展为主题,汇聚北京、天津、河北、安徽、浙江等地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项目,探讨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为传承发展民间文化艺术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0-26“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在西安开展
10月25日,观众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观看荆州博物馆馆藏文物鸟纹漆盂。 当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与陕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在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此次展览聚焦东周时期的蜀文化,通过来自四川、湖北、陕西25家文博单位的300余件展品,展示古蜀文明逐步汇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进程。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10月25日,观众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观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藏文物铜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0-26石家庄:杂技盛宴 精彩纷呈
10月25日,中国杂技演员在表演《龙跃神州中幡》。 连日来,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演出、比赛活动在位于石家庄的河北省艺术中心接连上演,多国杂技演员用精湛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杂技盛宴。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10月25日,巴西杂技演员在表演《秋千倒立》。 10月25日,俄罗斯杂技演员在进行表演。 10月25日,俄罗斯杂技演员在进行表演。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0-26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举办敬老爱老传家风·德孝于家第四届长寿文化节活动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充分彰显于家下河社区德孝于家文化品牌,引领广大居民传承优良传统,践行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气。值此重阳佳节之际,2023年10月23日上午9点30分,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在仙姑塔广场举办敬老爱老传家风德孝于家第四届长寿文化节活动。本次活动由李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九水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于家下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办。 整场活动分为赏非遗演
日期:2023-10-26中国舞剧已从小众走向千家万户
作者:冯双白(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 当舞剧《丝路花雨》1979年在北京横空出世时,人们惊讶于剧中经典的戏剧性冲突设计和S形三道弯式舞蹈动作的魅力。其后的四十多年间,中国当代舞剧创作突飞猛进,经过了舞蹈家们的深耕细作和长期积累,终于让舞剧艺术从小众走向千家万户。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一些舞剧成为舞台演出中的爆款。从2013年起,舞剧《沙湾往事》开始创排、演出,至今十年间多轮巡演,足迹遍及60多个城
编辑:光明网-《光明日报》日期:2023-10-25中外杂技演员角逐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
10月24日,中国杂技演员在表演《太极坛韵》。 当日,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比赛活动B场比赛在位于石家庄的河北省艺术中心举行,中外杂技演员纷纷亮出绝活,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10月24日,来自阿根廷、哥伦比亚的杂技演员在表演《高空钢丝》。 10月24日,乌克兰杂技演员在表演《女子软钢丝》。 10月24日,中国杂技演员在表演《太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0-25洮砚:刀尖上的传承
10月24日,艺人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砚艺术馆雕刻制作洮砚。 洮砚,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以其质坚而细、晶莹如玉、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享誉海内外。经艺人的精雕细刻,自然风光、文物珍品和历史传说,巧妙地呈现在砚面上,精美典雅。2008年,洮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发(王克贤 摄) 10月24日,艺人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砚艺术馆介绍一款洮砚的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0-25以东坡文化为纽带 川台青年在眉山相识相知相融
中国台湾网10月23日眉山讯(记者陈佳慧)十年不还乡,儿女日夜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北宋文豪苏东坡的诗词穿越千年,浸润着一代代两岸同胞的心灵。10月21日至22日,2023两岸一家亲千里共婵娟川台青年东坡故里诗词会在四川眉山市举行。两岸年轻人以东坡文化为纽带,相识、相知、相融,留下了许多饱含亲情与友情的温馨画面。 台湾学生走进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眉山三苏祠。 眉
编辑:中国台湾网日期:2023-10-24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举行纪念伏羲女娲活动
中新网山东邹城10月23日电 (李明芮 王崇印) 钟磬齐鸣,八音迭奏。10月23日上午9时50分,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随着启扉声起,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等人员身着祭祀古装,在文舞生和武舞生的引领下,肃穆庄重地步入羲皇殿前,正式开启癸卯年九九重阳节纪念伏羲、女娲活动。 乐工现场奏乐。宋亚男 摄 当天,武舞者手持干戚,文舞者手持翟籥,30余名文化学者、伏羲文化爱好者身披绶带,在现场敬献花篮、行
编辑:中国新闻网日期:2023-10-24妙手修复彩绘兵马俑
在陕西省西安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彩绘陶俑修复室内,修复人员使用墨拓技术在一尊秦俑的胸前甲片上还原出三辛字样的刻痕。据介绍,这应是制作该秦俑的秦代工匠名。 考古显示,秦兵马俑的服饰上有朱红、粉绿、紫、蓝、赭等10多种颜色。出土后,随着湿度和温度变化,表面彩绘很容易脱色。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兰德省介绍,每件带有彩绘的兵马俑一经出土,就要经过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检测、三维图像采集等程序
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期:2023-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