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换届促融合 村庄聚合发展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结合实际,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将631个行政村调整为159个新行政村,并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试点工作,针对融合度不高、群众认同感较低、选民组织难的问题,大胆探索实践三抓三促工作法,实现以换届促融合、以融合保换届,积极推进村庄聚合发展。 抓实基础促民意凝聚 高唐县委统一领导,镇(街道)党委具体负责,统筹推进村庄规模调整后换届前期准备工作。 摸清集体家底。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
编辑:中国社区报日期:2021-04-13贵州余庆:坝区现代农业建设如火如荼
4月11日拍摄的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团结村现代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坝区(无人机照片)。 4月11日拍摄的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团结村现代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坝区(无人机照片)。 4月11日,村民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团结村现代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坝区劳作。 春耕时节,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团结村现代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的农民抢抓农时,忙着春耕、春种、春管,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余
作者:范晖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4-13惜水如金!中原春耕灌溉技术“不简单”
尉氏县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自动喷灌设施正在浇水。 今年春旱时,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村民石长锁用遥控器打开地里的自动喷灌机,不到一天时间就把自家的6亩小麦浇完了。 现在真是太方便了,省时、省力、省水。石长锁说。 追溯到60多年前,为了能省水、省工,农民们也是想尽了办法。1957年,河南洛阳偃师市东寺庄村村民创造了用皮球控水的节水灌溉方式,在当时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典型。 据介绍,1956年,东
作者:刘金辉 李新义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4-13重庆铜梁:美丽乡村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重庆市铜梁区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基本产业、基层组织、基层治理,打破二元边界、畅通城乡血脉,推动城乡融合、镇村融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让龙乡的田野上处处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一幅幅村美民富的画卷徐徐展开。 以60公里的铜梁西郊绿道为例,对沿途村民和业主来说,不仅是一条景观路,更是产业路、致富路。沿线的巴川街道八一路社区,是西郊示范片田园综合体宜机化改造首批村社之一。在这里,300亩曾
作者:马晶涵编辑:中国网日期:2021-04-12甘肃金昌龙景村: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
春天,柳树抽芽,桃花盛开,寂静了一个冬天的龙景村重新热闹起来。 因西靠龙景山而得名的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龙景村,距离金昌市区只有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型村庄。 过去,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村民生活环境差、收入低,少有外人来访。 近年来,龙景村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完成了全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新建农宅600多套,硬化村内道路15公里,种植各类林木10万余株,架设人饮管线1.
作者:谢晓玲编辑:新甘肃·甘肃日报日期:2021-04-12新疆:梨农授粉用上无人机
目前,位于天山以南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梨花竞相绽放,进入梨树授粉关键时期。在新疆铁门关市一处香梨示范园里,无人机在执行高效液体授粉作业,这项技术将使梨农从繁重的授粉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新疆南疆等地,梨树花期很短,且往往伴随沙尘天气,梨树授粉作为梨产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以往通过人工授粉或者蜜蜂授粉进行。随着人工成本不断增加以及产业健康发展需要,以蜜蜂采集的高活性授粉用花粉联
作者:丁磊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4-12海口城西村:发展集体经济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4月8日上午,在海口秀英区东山镇城西村委会休闲广场上,村民三三两两休闲纳凉。说起近年来村里的变化,82岁的黄阿婆脸上笑意满满,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还有了路灯,出行很方便。 这不仅是黄阿婆的感受,对于村里发生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中,喜在心头。近年来,城西村不断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养殖鱼塘、光伏发电等村集体产业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全村高质量脱贫摘帽,并因地制宜种植柚子、椰子等果
作者:刘杰 陈创淼编辑:海口网日期:2021-04-09湖北五里村:红色引擎激活新动能 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
近年来,鹤峰县五里乡五里村依托红色资源,加大红色遗址保护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深挖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逐步形成红色文化+多元产业互促共赢的发展模式,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 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品牌 拓展红色产业链条,催生新产业新业态。近年来,鹤峰县充分利用红色优势资源,加强对红色遗迹等建筑、设施的合理开发、保护利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助推乡村绿色生态发展,以红色+民俗红
作者:李林芮 李子逵 周龙霞编辑:恩施晚报日期:2021-04-09浙江湖州: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
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上林村在2020年完成美丽乡村精品村的创建。该村通过打造渔文化体验点、农耕文化休闲体验区、开心农场亲子采摘区、梅花公园赏梅区等村级景观带,成为了集休闲度假旅游、文化传承体验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精品村样板。 近年来,织里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布局,以村即是景,景即是村为目标,推进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目前,织里镇创建湖州市级美丽乡村4个,其中美丽乡
作者:徐昱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4-09河南孟津:科技创新做支撑 小西瓜结“硕果”
清明节期间,记者一行来位于到河南省孟津县宋庄镇的洛阳市农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袖珍西瓜培育基地,瓜棚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成熟的小西瓜,为瓜宝宝们穿上泡沫保护衣,然后装进特制的纸箱里,准备销往周边城市的高端农超市场。这是该基地继去年把袖珍西瓜成熟期提前15天基础上,今年通过科技创新将成熟期又提前15天。 基地里,工作人员拿起一个墨绿皮色的小西瓜,切开后金黄色的瓜瓤十分鲜艳,瞬间一股诱人的瓜
作者:郑占波 陈显萍编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日期:2021-04-08云南鲁甸:花椒树,面向市场好致富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这里光热充足,土壤肥沃,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让花椒种植颇具特色色泽鲜绿、麻味醇正、香味浓郁。前不久,笔者走访鲁甸县龙头山镇,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长势喜人。 说起鲁甸的花椒树,当地群众称其为救命树。2014年8月3日,鲁甸发生6.5级地震,很多群众因为在山上采摘花椒而逃过一劫,救命树的说法由此而来。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震中的鲁甸县龙头山镇
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1-04-08浙江湖州:凝聚乡贤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以乡情、亲情为纽带,把乡贤力量聚起来,探索开展乡贤助力、乡贤回归工程等活动,引导乡贤发挥积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4月7日,吴兴区八里店镇潞村的乡贤代表在参加乡贤参事会,与村干部一同商议村中大事。 4月7日,吴兴区八里店镇潞村乡贤代表汤斌昌(右一)在古桥边向游客介绍潞村古村落的丝绸文化和人文历史。 4月7日,吴兴区八里店镇潞村的乡贤代表在参加乡贤参事会,与村
作者:黄宗治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4-08四川仁寿:红了樱桃 乐了游客 富了果农
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怀仁街道吊庆社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果农模式,规模发展樱桃产业4000亩,并利用赏樱桃花和采摘樱桃,实现农旅融合发展,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使之成为当地群众稳步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4月6日,在仁寿县怀仁街道吊庆社区果农正在采摘樱桃。 4月6日,游客在仁寿县怀仁街道吊庆社区采摘樱桃。
作者:潘建勇 张艳玲编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日期:2021-04-08云南保山市户帕村:壮大集体经济 筑牢小康路
走进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镇安镇户帕村的尖山坡芒果种植基地,同一片土地上,芒果、百香果和无筋豆三种作物和谐共生。别看现在一派瓜果飘香、丰收在望的场景,从光秃秃的山坡发展成今天的样子,背后凝聚着户帕村全体干部群众的心血与智慧。 户帕村虽然土地广阔,产业较多,但村集体经济发展略显滞后。集体经济要是不强,带动群众发展的力量就会不足,小康路就走不稳,乡村振兴也会退后腿。为此,村两委坚持多措并举不断增强造血功
作者:储永娟 张蓉 郜晋亮编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日期:2021-04-07河北顺平:错季水果种植促农增收
4月6日,顺平县蒲上镇伍郎村育顺农业基地的工人在大棚内采摘甜杏。 4月6日,顺平县蒲上镇伍郎村育顺农业基地的工人在大棚内采摘甜杏。 4月6日,顺平县蒲上镇伍郎村育顺农业基地的工人在大棚内采摘樱桃。 近年来,河北省顺平县采取 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大棚桃、杏、樱桃等错季水果种植,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据介绍,目前该县大棚错季水果种植面积约2.5万亩。
作者:杨世尧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4-07地变“聪明”人变“懒” 手机成农户“新农具”
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智能化叶龄诊断、智能化浸种催芽、智能化控制灌溉记者近日走访黑龙江、山东、湖南、安徽等部分粮食主产区,智慧春耕让地变聪明人变懒,手机成新农具,有的种粮大户成了按一下按钮点两下手机的配角。 电动播种、智能灌溉,种地变轻松 春种一粒种,秋收万担粮。近日,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滨分公司德山管理区水稻育秧大棚基地内,种植户苏强抢抓农时忙着进行水稻芽种播种工作,播撒新一年丰收的希
作者:王建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4-07创新发展之农业现代化之路
江苏高邮鸭集团的工作人员在生产流水线上对鸭蛋进行光检作业。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一家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的技术人员在组培室里查看马铃薯苗。 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锐郭镇野岗埠村,工作人员使用植保无人机在麦田里喷洒除草剂。 十四五时期,我国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智慧农业。在农业领域,无人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正走进山间和田地。同时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4-07韩福才:“养牛达人”的致富经
老韩,干嘛去?放牛去。老韩美滋滋回答说。在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巨有村,每每提到养牛,村上出了名的脱贫户韩福才就受到村民啧啧称赞。 初春的清晨,总是带给人们一丝暖意,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韩福才夫妻俩已经在自家牛棚里忙碌起来了,清扫牛槽、喂草填料、整理圈舍看着自家膘肥体壮的牛,韩福才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一切还得感谢党和政府的脱贫政策好啊。在牛圈旁,韩福才和驻村第一书记聊起了他脱贫后的美
作者:李昊编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日期:2021-04-06海南共享农庄 乡村建设的有效抓手
共享农庄中的木屋民宿。操戈 摄 【编者按】海南率先在全国提出以共享农庄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既是基于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明智之举,也是因地制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创新之举。可以期待,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农发展新阶段,海南的共享农庄不仅是乡村建设的抓手,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将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等要素进入农业农村,成为促进城乡居民联动的纽带和城乡融
作者:李军编辑:中国农网日期:2021-04-06云南腾冲:山青花美茶飘香 业兴村强农民富
云南腾冲的美是一种不加修饰的生态之美,这种美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得益于一代又一代腾冲人的守护。 杨兴灿家住腾冲市界头镇沙坝地社区杨家山脚村民小组。她是高黎贡山护林员队伍的一员,守护这座大山已有20多年。从杨兴灿的家门口极目远眺,山林间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一年四季都有别样的景致。 90年代的时候,山里可不是这样子的。杨兴灿告诉记者,那会儿,山下的村民家烧火用的柴,建房用的木头,
作者:郜晋亮编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日期:2021-04-06
